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浮尘之生产队长

第4章 亲眼看到不一定是真的

发表时间: 2023-03-29

第四章 亲眼看到不一定是真的

姜水红推了自行车出来,刚下马路沿子准备跨上去呢,见到妈妈跟在后面,她就问,“妈,你去买油条还要骑车吗?”

“你话咋就这么多呢?走你的吧!”妈妈没有给她好脸。

她骑上车走了。来到街口,还专门回头瞄了一眼,发现妈妈也在自行车上骑着,不紧不慢的。姜水红确实有点纳闷,不过,她着急上班,也不想那么多了,兴许妈妈想去买点好吃的给哥哥他们呢,也不一定。

这边两个人一出门,廖平就翻身起来,叫了姜水清好几声,没有动静,她就进去,用脚尖轻轻踢了几下,水清翻了一身,“干嘛呀,怎么不睡觉?”

“我得走了,给我钱买车票!”

“不是说好了,我陪你一起回去吗?”姜水清听到说要走,就翻身坐起来,本来他以为过一个晚上,廖平可能会改变想法呢。

“你这人怎么说话不算话呢?你觉得这么老远回来一趟,我真的能让你陪我回去吗?难道我们跟钱过不去吗?”看来这一夜的确廖平是务实了一点儿。

“中,你要是真要走,吃了早餐,我陪你到市中心逛一圈,也不算白来这里一趟,反正下午回去的车有的是,保证晚上回到家不就是了。”

“不去逛了,这里和县城也没啥区别,不就是大一点,多了几辆公交车。人呢,还不如县城呢!”廖平嘴里说的人是指这里的人品,这让姜水清听了觉得不是滋味。他没想到会弄出这么一出。

姜水清没办法就起来,把地铺东西揭起来,放进床下面,这时候他发现桌子上有张纸条,大眼扫了一眼,是妈妈写给自己的,“水清,妈妈有事提前上班去了,该吃啥你自己弄吧!”姜水清看看外面,再看看墙上的挂钟,心里不是滋味,妈妈怎么能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情呢?可是他也没办法,一边是自己妻子,一边是妈妈,他还能怎么着,都怨当初自己没有认真处理好这个关系。本以为生米做成熟饭,妈妈也就会自然接受了,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在他的理解中,妈妈这么爱他,一定会给他面子的,了不得撒撒娇,也就过去了,可是昨天的情况说明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所以,今天他打算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曲线救国,找到爸爸下乡的地方,首先得到爸爸的支持,这样他就算是有了同盟军,结果这一步还没迈出,自己就成了个瘸子。姜水清觉得真的好无奈。如果将来孩子出生了,把这个经历让孩子知道,自己这个当爹的那显得多无能啊。

“走吧,出去先吃点东西!”姜水清把廖平手中的包包夺下来,说。

“吃东西我自己不会吗?你陪我去车站买张汽车票就中了,别的,不用你管!”廖平这时候说这话,已经没有了昨晚那样的底气,她知道这个城市不像她老家方庄村那样丢不了。想起昨晚的事情,她确实还有点后怕。到了夜里,黑麻麻的,偶尔有一两盏路灯,也像是萤火虫似的,懒洋洋的,眨巴着眼睛。关键是路上那些骑车的孬货们,冲她喊叫,这让她有点吓破了胆,无奈才摸索着找到了一个派出所,总算是等到了姜家兄妹俩过去,否则不知道会弄出什么腌臜事儿呢。

“你愿意,你就提着。走吧!”姜水清了解廖平,平常看起来和和气气,可是一旦脾气上来也是一根筋,拗得不得了。现在先随着她,到了外面再看情况而定吧。

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院子里已经有人来回走动,那是去厕所的人,匆匆忙忙的,也有一位上了年纪和廖平父亲差不多的男人,站在那里下神。廖平在书本上读到过,说是一种运动,可是亲眼见到还是第一次,其实这就是太极拳。

看看这个小院,东西南北都是青砖垒起来的房子,晚上看不清楚,廖平没什么感觉,可是到了白天,再看,她还觉得这里的造型还是挺别致的,多少有点洋气。在廖平的心目中,洋气就是有点欧式的意思。不过北屋也就是上屋,屋顶是欧式的,可是前檐像是中国的古庙,青石台阶上去,到门口,还有好大的走廊,这样就显得这个院落与众不同。就是院子的地面也不完全是青砖,一部分走道是用青石铺就的,这就更显得上了一个档次。在县城里,她也去过一些地方,像这个样子的四合院还是从没见过,这时候她才觉得省城就是省城,和县城还是不大一样。

正疑惑呢,听到谁家屋里传出来一个电话铃声,紧接着就听到人家打电话的声音,这也让廖平觉得很好奇。在她的意识里,只有像样的单位才会有一个电话,就像当年她上的中学,电话机都是放在校长办公室里的。就是他们那里大队部里曾经有过一部手摇电话,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不能用了。要是想打电话,就必须跑十来里里路,到公社社邮电局打电话。

姜水清洗把脸出来,准备锁门,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钥匙,如果一旦锁了,自己要是再回来,可是真的进不来家门了。所以,他就习惯性的在家门口左左右右搜索了一遍,结果在厨房边上的台子缝里压了一把钥匙。他笑了。

“姜水清,这就是你们家的厨房,还没有巴掌大?”等到姜水清准备出发的时候,廖平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站住,指着那个不到一平米的油毛毡临时厨房问。

“算不得什么厨房,也就是临时搭建一个地方,放个媒火炉子,这样下雨下雪不会把火弄灭了。”

“还没有俺家灶火案板的地方大呢!”这个时候,廖平心里有了一种优越感,同时也给她仰慕大城市人生活的优越性打上了一个问号。就这样还说是爸爸是个大干部,妈妈也是大干部,结果就住这样的房子,这个婆婆还要装蒜?要是在乡下,住这样的房子还真找不到媳妇呢?

“走吧,反正大小也不是你喜欢的!”姜水清趁机将了一军。

廖平没有反驳,只是跟着出了小巷子。

姜水清故意磨磨蹭蹭的,平常五分钟走到街口就可以买点小吃,可是今天他和廖平走了十五分钟,也不是他故意想走慢点,只是看到自己这个乡下妻子看到什么都新奇,所以,他故意压住脚步,让她看个够。

终于到了早餐摊上,姜水清问,“你要点什么?”

“要花多少钱呀?”看着那个稀饭油条大包子,廖平有点舍不得花钱。

“你去占个位置,等我一下!”姜水清知道在外面吃饭,任何一个女人,特别是结了婚的女人都是这个样子,就是他妈妈有时候同样不太愿意到外面来吃饭,名义上说是外面不干净,其实,姜水清心里很清楚,他们嫌外面价格高。

不一会儿,姜水清端了两碗小米稀饭过来,放下,再回去端了一个小框,框里放了两根油条和两个大包子。

“吃吧,愣着干啥?”姜水清看到自己妻子拿着勺子在小米粥里搅来搅去的。

“姜水清,这就是你们的小米粥?我在数数,看看到底里面有几粒小米!”这是今天听到廖平第二次这样称呼姜水清的,过去她从来都是叫水清,偶尔也学着城里人叫一声老公。

姜水清意识到了,但是没有去理会,知道她依然心里不快,她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这些芝麻小事儿改变不了她是我妻子的事实。

姜水清饿了,不管她在那里数星星也好数米粒也好,反正他先把油条吃了一根,给廖平剩了一根,然后再抓起来一个大包子,吃完,把所谓的小米粥喝了,然后抹了一下嘴,觉得肚子很饱。可是,对面的廖平却不是这样,她一半油条也没吃完,粥只喝了三分之一,就说,“你喝了吧,太多了,我喝不完!”

姜水清看看廖平的眼睛,好像不是耍笑他的,这样他也不矫情,反正是夫妻俩,真地端起来喝完了,不能剩下,那样就太对不起农民伯伯在田里的汗水了。

剩余半根油条和一个大包子,廖平用卫生纸包了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手绢包上,塞进了自己的提包里。

街道上上班的人群多了起来,像昨天晚上下车的时候一样,大马路几乎被自行车洪流占满了,偶尔看到一个公交车或者小汽车或者大卡车,也只能鸣着喇叭,小心翼翼地往前开着。他们两口子也在街道旁边的道崖上小心地选择地方走着。说小心,那是因为大街上不少住户门口都放了这样那样的东西,甚至有人把媒火搬到外面,占了马路的也有,在火炉子上忙活着呢。所以走路的人就不得不极小心地应付这些拦路虎。

走了一条街,廖平就故意靠近水清,问,“他们干嘛都要在马路上做饭呢?”

“他们也不想啊,可是没办法。城里人不像在咱家,好多间房子,好多人六七口才住一间房子呢!你说他们不把火炉子放外面还能放到哪里?”

“就这样,你们知青还要死去活来打破脑袋回城呢?这我看就不像人呆的地方?”这个时候,廖平忽然意识到姜水清妈妈那里算是条件好了不少。

“习惯了就好!”姜水清心里清楚,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已经习惯了,可是如今回来再看看这种情况,过去五六年了,还是老样子,几乎没有一点变化,可是他现在已经不习惯了,假如让他也再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会觉得受不了。

“我不会习惯的!”说这话的时候,廖平想起了晚上跟水红,也就是小姑子睡在一张床上,胆战心惊的,一刻钟也不敢真的睡着,她害怕真的睡过去,说不了会弄出什么笑话来。于是心里就偷偷地笑了。

“那跟你妈妈说没说回城的事情?”

“你都看到了,我哪有时间说那事儿?”

“我咋知道呢?我不是专门出来了,给你们娘俩儿机会。你不说,怨谁呢?”妻子也好,老婆也好,只要是结了婚,那一天起,在老公面前就会成为常有理。

姜水清只有苦笑一下,还能怎么回答呢?她那是专门出去给人家机会说话的吗?明明是闹情绪的吗。这是在省城,要是在方庄村,他才不会出去找她呢。

又穿过两条街,突然这里热闹了起来,公交车似乎也多了,人流量也多了,就是街道两边不再是住户,好多都是商店,形形色色的店面,好像是早上刚开门,每家都在忙活着打扫卫生,有人还不时地把水泼在马路上。这样虽然行人不得不提防自己被泼了一身水,可是到底是洒了水,路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尘土。走的时间久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店吸引了廖平的目光。她步子越来越慢,碰到敞开式门面的,她还会时不时地驻足看上两眼。

“快点走吧,照这样的速度,啥时候能走到长途车站呢?”姜水清看了这个情况,故意这样催促道。

“你着什么急,我看了,回去好给孩子们讲讲,我好赖也算是进了省城一趟!”廖平只管说,依然我行我素,脚步迈得很慢。

“这里还不是最热闹的,要不你感兴趣,我带你去百货楼看看?”

“你说就是朝阳沟里的栓宝他家吗?”朝阳沟是一出地方戏剧,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作家在六几年写的,后来搬上了舞台,引起很大的轰动,后来进京调研,国家领导人都看了,一直的受到好评,因此这也成了经典剧目。后来改编成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公演。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廖平都看过,很多省城的认知也都是从那里获得的,所以对于城里的父母,在她心里多少有点像栓宝他娘那样,顽固不化。事实上,廖平遇到的婆婆,恐怕比栓宝娘还要顽固一百倍,因为这个婆婆不是一般的婆婆,而是有文化有地位的婆婆。至少到目前为止,廖平还没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对,对,就是电影里那个百货楼!”这一次姜水清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把廖平留下来的法宝。

于是,走到一个岔路口,他们本来应该往左边走就是通向长途车站的,可是从这里姜水清就带路走到了右边的街道。

这里更加繁华一些,自行车少了,行人多了,不少人都是扛了行李的,背了小包裹的,一看就知道是赶路的人。

就这样差不多走了一个多小时,太阳升的老高了,大老远听到二七塔的钟鸣声,姜水清数了一下,差不多是十点。

既然不走了,姜水清就打起了不走的准备。转了很多商场,最后在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停住了脚步,“廖平,咱们进去照张合影像?”

廖平一直在端详着橱窗里的照片,她很羡慕,心里也很想进去照张相,不,是照很多像,可是,她说出来的确是,“多少线呀?贵不贵?”因为她知道在县里照一张照片不便宜。那个才是一张大头照,贴在毕业证书上的。

“贵,不贵,照一张,咱们还是照得起的!”姜水清心里想的是趁现在廖平的肚子还不怎么显大,要是以后再来,恐怕肚子大了,就没法照出来现在的效果了!什么效果,就是不好看了呗!姜水清知道,就是不敢这样想。

拉了妻子去照了一张合影照,人家摄像师嘴很会说,“你老婆这么漂亮,怎么也要照一张艺术照,逆光的,肯定比我们放在橱窗里的还要漂亮!”

结果经人家这么一说,廖平的虚荣心上来,也就顺便照了一张艺术照。艺术照是需要化妆的,人家把廖平领到里间,专门有人给她化妆,并且还准备了合适的衣服,试了几件,廖平就有点爱不释手。不过,她没说什么,任凭化妆师摆布,最后她出来,姜水清见了,也觉得平时没见过妻子化妆,结果化了妆以后,确实是漂亮了不少,怎么看怎么像电影里的明星。摄影师看到这个女孩儿太上相,不自觉就多拍了几张,并且说明了,要是洗出来效果好,希望她们能同意放在橱窗里面展览。她们要是同意的话,到时候取相片的时候,可以把这个照相的费用退回来。

廖平没想到自己的美貌得到这样高度的赞扬,心里那个高兴啊,她这个时候很想让那个城里的婆婆知道这一切,所以她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

“几天能取照片?”她迫不及待地问。

“正常照片三天,艺术照可能要等一个星期吧!”人家答复说。

“这么长时间呀?”廖平随口说了一句。

“我们尽量往前赶。说不了四天,四天的时候,你们过来看看!”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就默认了。

既然不走了,出来照相馆的门,姜水清就说,“廖平,咱们去开个旅馆住吧?”

“你住吧,我回去!”没想到廖平心里是这样想的。女人心似海深,男人没办法琢磨透的。

“你不等到艺术照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姜水清知道艺术照对每一个女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儿。

“还要三四天呢,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得赶紧回去准备功课呢!”

“那些课还用备吗?再住上几天,我带你认识一些我的同学,还有我爸爸的工作单位,怎么样?”

听到说要去见自己从没见过事实上姜水清很少提起的老公公,廖平心就动了。只听说这个老公公是个大官,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的官,从昨天看他妈妈住的房子,应该不会是很大的官,可是廖平也听说过一句半句的,姜水清爸妈是离婚了的。那么既然离婚了,不住在一起也就很自然,其实廖平昨天闹了那么一场,否则姜水清也会告诉他早年他爸爸就是住在那个院子里,只不过不止是这个东厢房,还有南厢房,都是他们家的,后来因为离婚,房子被一分为二,加上爸爸被下放到农场,后来又去了五七干校,这样那房子人家房管所就收回去了。这一切细节姜水清都还没来得及跟自己妻子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