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人生重新来过完整文集阅读

第9章 太奇怪了

发表时间: 2024-02-09

敢情是今天中午,自己在小卖部里随口一扯的牛皮,被有心人听了进去,当了真了。

这玩笑有点大啊。

出乎意料。

有点下不了台。

但是。

如果现在跟韩天原澄清,说那是扯牛犊子的,根本没有的事,韩天原会相信吗?

铁定不信。

只会觉得自己不愿意帮他,是在找托辞。

肯定闹翻。

当然,自己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重生者,完全不必仰仗一个大队治保的鼻息,但也没有必要让他站在对立面。

何况他打小就对韩治保怀着崇敬心理。

也没有任何利害冲突。

说到投机倒把这名堂,那是可大可小。

严重时,脑袋都会搬家。

往小里说,一句合法经营就嘛事都没有。

但是说到底,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而且来自未来的陈文学也知道,像韩卫东这样做玉器生意,根本就不算投机倒把。

退一步说,他还记得本村历史上也没人因为投机倒把被抓……

所以韩天原的儿子韩卫东肯定不会有事。

不管陈文学在巡查队里有没有人,韩卫东都不会有事。

另一方面,陈文学也有自己的盘算,和懂得做生意的人打交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陈文学就有了主意。

但这个时候。

看到陈文学一副陷入沉思的样子,韩天原的小心脏不由得卜卜地跳个不停,有点承受不住。

莫非这事真的很严重,以至于这大傻都不愿意插手?

然而下一秒。

“你儿子卫东这个事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韩主任。”

陈文学终于开口!

这个陈文学,你说他是大傻吧,说话竟然这么老道,只说个半吊子。

听起来是云淡风轻,却又透着坚定的语气。

根本没有说他会不会跟巡查队的人打个招呼什么的。

然而又叫自己放心。

分明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人,绝对的高人!

这个陈文学,怎么看都不像人们口中大傻的样子!

平时看着傻傻的样子,那是人家低调。

是大智若愚!

陈文学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韩天原却听得翻江倒海。

如果心态有位置,韩天原觉得陈文学比自己高出了一大截!

这正是陈文学需要的效果。

他不可能说,我跟巡查队的人打个招呼吧。

因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巡查队的人。

叫韩天原放心,是因为自己已经知道了谜底。

这是不能明讲的。

但韩天原笃信,今晚来陈文学这里完全是来对了!

遇到真佛了!

既然这样他也无需多留。

再客套几句后便起身告辞。

“好,我明天一早去趟乡里。”

陈文学淡淡地说道。

不是吧,居然这么快?!

韩天原闻言简直是极度惊喜。

他哪里知道,陈文学其实是要去购买维修拖拉机的工具之类。

“好的好的。那你就骑我的单车去吧,我叫你大侄子卫东明天一早骑过来。”

韩天原知道陈文学家里没有单车。

那个年代,单车在农村是十分稀罕的宝贝。

稀罕到什么程度呢?

隔壁村有个富户买了一辆28吋的“大凤凰”,天天擦得锃亮锃亮,扛到楼上藏着。

有一天他的亲家要去趁圩(赶集),想借这辆单车。

亲家进门后说明来意。

那富户一边嘴上说不急不急,请亲家落座,斟茶,递烟,一边叫人杀鸡买酒做饭。

没多久,一桌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二人相谈对饮,甚是欢乐。

酒足饭饱之后,那富户拉着亲家的手,诚恳地说:

“亲家,饭吃了,酒也喝了,如果您今天有空,就在这里住上;如果您实在有事要忙,我也不能拦您。但实在抱歉,单车我不能借给您。万望谅解!”

富户的意思并不是怕出事,也不是说酒后不能骑单车。

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这个考虑。

而是单车太宝贝了,我宁愿杀鸡买酒和你搓一顿,也不能把单车借给你,就算是亲家。

那亲家还能说什么呢?

什么都不能说。

唯有带着饭菜的余香、幸福的酒意和理解二字,走人。

所以听到韩天原主动提出,把单车借给自己,陈文学感到十分意外。

这也足以说明,他儿子韩卫东的事情,在韩天原心里的份量。

但在陈文学看来,这件事根本不算个事。

无为而治即可。

算是白拣一个人情。

翌日。

韩卫东一大早就来到陈文学家里。

两人也不多话,三言两语过后便出门往公路走去。

韩卫东将单车停在公路边。

“我先驮你回去?”

陈文学问。

“不用不用,您先忙。我不急着回去,先在村里走走看。”

韩卫东谦逊地说。

“好咧。”

接触时间不长,陈文学就觉得,这小子是个实诚人。

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是愿意帮助他的。

在上一世,由于自己过于窝囊,根本没有走在的朋友。

那些想天天热情地拉着他去旧仓库打麻将的人,只是相中他口袋里的“阿堵物”,跟交情什么的完全不沾边。

这一世必须结交几个真正的朋友。

像韩卫东这样的人,就是发展的对象。

向阳乡每逢农历尾数一和七才为圩日,这里的圩日就是赶集日。

今天刚好是农历十一,所以街上热闹非凡。

这边厢,“西江老牌”何猛金挥汗如雨耍硬功卖膏药。

那边厢,“岭南神算”瞎子阿木气定神闲为众生指点迷津。

还有巧舌如簧的“大包头喇叭裤”兜售世所仅见、独此一家的神药。

此物平时千金难求,今日为答谢乡邻不计成本三毛一份……

陈文学真切地体会了隔世的感觉。

但他对此没有太多兴趣。

随便逛一会儿后,便直奔农机站。

自己要的东西在那里才有。

路过供销社时,陈文学看到门口立着一个木板牌子。

上面用毛笔写着“收购干桂皮,每担35元。”

一担就是一百斤。

向阳乡好几个村子盛产桂皮。

其中包括陈文学所在的岭脚村。

桂皮就是玉桂树的皮。玉桂又称肉桂。

玉桂长到一定程度,要连树砍掉,将树剥下来晒干就可以销售。

桂皮是常用中药,也是食品香料和烹饪调料。

现在正是桂皮上市季节,但供销社门口却比较冷清,没几个来卖桂皮的。

这未免太奇怪了。

记得早几年,每到这个时候,供销社门前来卖桂皮的人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今年这是怎么了?

带着这个疑问,他逮住一个用单车驮着桂皮,刚到供销社门口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