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门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魏奴杀完整章节阅读

魏奴杀完整章节阅读

探花大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魏奴杀》,这是“探花大人”写的,人物小五许桓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没有跟来,他们一行不过是一辆马车,十余个将领侍从骑马跟随。马车是供许桓乘坐的,小五原是要在车外侍奉,但念及她大病初愈,许桓倒好心地允她坐在车里。有嵌在车身的小铜炉可烤,牢固厚实的木质车厢将冰天雪地堪堪隔在外头,她还在腿上盖着那张羊毛毯子。这几年来,她在军中吃苦吃得惯了,因而并不觉得冷。虽觉得拘谨,但好在许桓与她没什么话,一路上除了偶尔饮几口烈酒驱寒,并不需她侍奉什么......

主角:小五许桓   更新:2024-05-20 11: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五许桓的现代都市小说《魏奴杀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探花大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魏奴杀》,这是“探花大人”写的,人物小五许桓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没有跟来,他们一行不过是一辆马车,十余个将领侍从骑马跟随。马车是供许桓乘坐的,小五原是要在车外侍奉,但念及她大病初愈,许桓倒好心地允她坐在车里。有嵌在车身的小铜炉可烤,牢固厚实的木质车厢将冰天雪地堪堪隔在外头,她还在腿上盖着那张羊毛毯子。这几年来,她在军中吃苦吃得惯了,因而并不觉得冷。虽觉得拘谨,但好在许桓与她没什么话,一路上除了偶尔饮几口烈酒驱寒,并不需她侍奉什么......

《魏奴杀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小五垂眸,“不认得。”
许桓微眯着眸子,神色不定,“你是魏俘,竟不认得魏军主将?”
小五乍然意识到自己正被许桓牵着鼻子走,便反问道,“小五位卑,只听过将军名讳,怎么会认得将军?”
接着放下了酒樽,笑问,“魏人年节时会吃油饼,油饼香软,不似胡麻饼干硬,裹了辣羊肉或佐以青菜是最好的,公子愿不愿尝尝?”
那人眼神略有缓和,“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小五挽起袍袖,将一张油饼裹了足足的辣羊肉又细细折起,问道,“小五碰过的,公子可还愿吃?”
那人目光一沉,不客气道,“多嘴。”
自她手中夺过羊肉包饼吃了一口,大概是满意的,因为他没说什么话,面色也算缓和,又垂眉继续吃了起来。
厌恶她碰过的地方,却肯喝她亲手煮的鱼汤,愿吃她亲手包的油饼,这算什么。
终究算是好事罢。
小五放下心来,在一旁侍奉他饮酒吃鱼。他吃得不紧不慢,不多时陆九卿进帐与他议事,他便要陆九卿落座一同进餐饮茶。
说什么“都是魏国风味,你也尝尝,以后再吃便难了”。
小五几不可察地微叹一声,他说的实在是对,她若死了,以后再吃便难了。
中军大帐每每议事,小五大多是要出去候着,因而她又置了一只角觞,一副竹箸,随后躬身退下了。
此时雪霁天晴,魏昭平三年冬薄薄的日光打在身上,竟有一丝暖意。
大营内燕军正撤去营帐,行色匆匆地收拾行装。
想必是要退军了。
燕军一走,大表哥必会无恙罢?
但魏王暴虐昏庸,小五不知道。
果然,这日晌午,许桓吃饱喝足便先一步启程了。
大抵是整军拔营还需不少时间,燕军并没有跟来,他们一行不过是一辆马车,十余个将领侍从骑马跟随。
马车是供许桓乘坐的,小五原是要在车外侍奉,但念及她大病初愈,许桓倒好心地允她坐在车里。
有嵌在车身的小铜炉可烤,牢固厚实的木质车厢将冰天雪地堪堪隔在外头,她还在腿上盖着那张羊毛毯子。
这几年来,她在军中吃苦吃得惯了,因而并不觉得冷。
虽觉得拘谨,但好在许桓与她没什么话,一路上除了偶尔饮几口烈酒驱寒,并不需她侍奉什么。
她便低垂着脑袋安静地待在一角,一动也不动,以免引起他的注意,再刨根问底地审问她。
赶了大半日的路,总算到了绛城,绛城的守城将军忙大开城门迎公子进城,一行人夜里便安顿在原来郡守的府邸。
这绛城原是魏国重要城池,只是自十月以来燕国大军一路攻伐,绛城也早便失守了,城门所插皆是燕军的“许”字大旗。
到了郡守府,早有侍者上前引路,穿过几重庭院门廊,最后到了正堂,因郡守府原来的奴仆婢子仍在,小五便立在廊下没有进门。
此时下起小雪来,她不禁朝庭院打量。
这庭院十分雅致,四周的屋宇皆是大扇开窗,横平竖直的木条纵横交错,看起来宽敞明亮,这是魏国上层人家才有的宅院风格,至少舅舅家便是如此。
院中有一棵松,覆着厚厚的一层雪,青白分明。檐下是一条宽宽的木廊,她正站在这木廊上,因而并不会淋到雪。
另有侍者各引着陆九卿与裴孝廉并其余将领去了别处安顿,不久又有人烧了一桶桶的热水抬进室内,大概是那人要沐浴了。
他是有洁癖的人,即便在军中亦要每日沐浴。
待奴仆们悉数退去,庭院这才安静下来。
小五静静地立着,心绪恍惚,想到自己数年飘零流离,余下的日子却已是屈指可数,不禁婉转长叹一声。
伸手去接飘进檐下的雪含在口中融化,这是魏国的雪,甘甜,清凉。
待离开绛城,雪便不再是魏国的雪了。
听里面的人叫她,“还不进来,在干什么。”
小五忙推开木门,抬步迈了进去。内室水汽氤氲,炭火熊熊烧着,那人已经出浴,只着了一件松松垮垮的月白色里袍。
此时天色已暗,婢子掌了灯,他的眸光映着摇曳的烛花,小五避着,目光便落到他半敞的胸口,他的胸膛结实有力,在烛光下泛着光泽。
她赶紧移开眼睛,又瞥到他的肩头,月白里袍在他的肩头勾出了一段有棱角的骨形,他身上的雪松香在炉子的烘烤下益发清明。
小五的脸颊蓦地一红,忙垂头遮掩。
那人眉目疏冷,不耐烦起来,“更衣。”
小五赶紧应了,见一旁的青铜刻纹盘中尚有一些水,忙去洗净了手,才取了搭在一侧衣架子上的玄色长袍,仔细侍奉他穿戴整齐。
侍者端来精心烹制的酒肉,她偷偷去瞧,只认得几样。
他大概早习惯了魏国的水土,因而吃得也有滋有味,甚至还赐给她几块豉汁煎鱼,几块石锅豆腐,一碗嫩牛腩汤。
她饮了一口嫩牛腩汤,顿然自惭形秽起来。原先以为仗着自己的厨艺能换得一线生机,如今尝了郡守府庖人的手艺,才知道自己的粗茶淡饭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郡守府尚且如此,燕宫的佳肴美馔珠翠之珍就更不必提了。
小五定定地出神,口中的气息滚烫而酸苦。
她意识到自己对许桓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恍恍惚惚的,这一夜也算相安无事。
次日一大早又动身赶路,大风吹雪,惊沙猎猎。马车辘轳轱辘地往燕国飞驰,与四十余只马蹄一道溅起一溜长长的风雪来。
过大漠孤烟,经长河落日。胡雁哀鸣,白峦曜曜,战死的魏军早就被掩在重重积雪之下,白茫茫一片天地当真干净。
这一路走来,因脚下的魏土已被燕军攻占,因而并没有什么匪患流兵。小五只觉得浑身发冷,北风卷地,朔气逼人,从马车缝隙之中一寸寸地灌进来,灌进她的每一寸肌骨。
眼看着离燕国边境越来越近,她便愈发惶惶难安。
到易水时天色已黑,一行人住进了别馆。
待安顿下来,众人皆已疲累不堪,庖人很快奉来酒肉,草草吃了一些,许桓便命侍者备好兰汤沐浴。
这别馆在战火中损毁不少,连浴缶也没有了,侍者心惊胆颤地禀着,“公子恕罪,小的这便去驿站借来。”
别馆距驿站尚有些距离,等待的工夫,许桓便要浴足。
他有洁癖,并不奇怪。
小五便先出了门去备下热水,回来时见裴孝廉进了许桓下榻的卧房。
她心里一动,悄声靠近。
这时已是十二月下,整个易水覆了白皑皑的一片雪,看不出这些屋宇原本的颜色。
木质推门透出暖黄的灯光,廊下悬着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室内传出裴孝廉粗声粗气的声音,“如今已经到了易水,公子为何还留着那魏俘?”
小五心里突突地跳,好一会儿没有听见许桓的声音。
裴孝廉急了起来,“不必公子动手,末将来了结便是。”
仍旧不闻许桓说话。
裴孝廉又道,“只怕时间久了,公子舍不得了。”
这才听见里面重重地响了一下,似是角觞掷地,继而响起了许桓低沉的声音,“胡言!”
“公子身边不能留魏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裴孝廉低声道,“这是鸩毒,饮下之后顷刻毙命,公子切记。”
片刻后那人淡淡地“嗯”了一声,言语不咸不淡,清冷异常,命道,“去罢。”
小五怃然,双手在寒风里冻得发红,只觉得盆中热气渐消,不久见裴孝廉推门而出,在月色下踩着雪悻悻走了。
待裴孝廉走远了,小五才端盆进了内室。那人神情冷肃,没什么表情,案上赫然放着一只小瓶,定是方才所说的鸩毒了。
许桓不说什么,她便当不知道。上前跪坐下来,脱去他的鞋袜,便开始为他洗起脚来。
盆中的水还温热着,她脑中却空空落落,想到自己的归宿便是饮下鸩酒,继而被随意抛在燕国的大地,受风吹日晒,再被群狼撕个七零八碎,不免鼻尖发酸,眼底浮起好一片水雾。
但她在梦里肯哭,醒时却绝不肯轻易落泪。
她侍奉许桓已有半月余,向来是安分守在一侧。他若不问什么,她便一句不语。她宁愿不说什么话,也好过每次踩在刀尖上作答。
那人突然问道,“多大了?”
小五回过神来,如实答道,“十五。”
他竟几不可闻地微叹一声,“才十五。”
她低着头,惙怛伤悴,哀思如潮,听那人又问,“你可有什么要求我的?”
小五想,燕公子许桓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人,他竟肯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求的。
但她除了求生,并没有什么可求的。
或许可以求他发发慈悲命人将她送回魏国,葬在父母亲的墓旁吗?
但人死如灯灭,死后的事实在不必多想。
她垂着眉,眼泪骨碌一下滚进水中,“那便求公子给小五一个不痛苦的死法。”
那人定定地垂眸看她,半晌过去,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等死委实难过,这一夜又是辗转难眠。
小五睡不着,便睁着眼睛朝窗外看去,前院的鸳鸯瓦当下垂着长长的冰柱,窗棱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小五一时不敢再动。
自入夜出逃被折腾了半宿,她滴水未进,早就口干舌燥,心里挣扎了许久,才开口向他求一碗水喝,“公子,我很渴。”
那人却冷声道,“忍着。”
“公子,我想净手。”
“不许。”
小五寄人篱下数年,一颗心卑微脆弱,最不愿开口求人。虽早猜到他会如此作答,却仍是透骨酸心。
她紧咬着唇不再说话,身上忽冷忽热十分难受,愈发似烙饼一般辗转不安,偏偏她一动,踝间的铁链也跟着哗啦作响。
她熬不住了便又朝那人哀求,“公子,我头疼,睡不着。”
她睡不着,榻上那人便也被吵得睡不着,因而依旧斥道,“住嘴。”
小五没办法住嘴,她硬着头皮又低低说了一句,“公子,我很冷......”
他闻声一脸愠色地坐起来,自剑台上抽出长剑便往她身上砸去。
砸得生痛,小五再不敢动,困倦极了便闭上眸子强行睡去。
迷迷糊糊中又回到当年的大梁,表姐沈淑人依旧欺负她。
她原本没什么值钱的物什,父亲沉疴多年花光了不多的家产,她唯一的小包袱里藏着的不过是母亲留下的一支山桃花簪子和一副白玉镯子,那是父亲的心爱之物,从未舍得典当出去,临终时全都交给了她,但一进沈府便都被沈淑人抢走了。
她在沈府虽处处谨小慎微,却总能被舅母关氏拿捏到错处,因而也总能寻到由头罚她。二表哥沈宗韫常捉弄她,外祖母也不喜欢她,她唯有躲在大表哥身后求得庇护。
这世上再无人比大表哥更好了。
大表哥呀,他是有匪君子,如松如柏,如圭如璧。
这世上怎么会有大表哥那般好的人呀!
然而魏燕两国连年征战不休,将士死伤无数,舅舅沈复不得不早些培养年轻将领。
她十二岁那年的暮春,十余名军中校尉乘马来接大表哥进军营。她听闻消息怔了一瞬,当即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奔出了沈府大门。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端坐春风之中,一身盔甲战袍衬得他英气勃发,那样的大表哥实在令人挪不开眼。
她扮成书童模样,背着小小的包袱站在大表哥马下,可怜巴巴求道,“大表哥带小五一起走罢!”
大表哥心疼地看她,“小五,军中辛苦,你才十二岁。”
小五便哭了起来,“大表哥,求你了......”
她不敢独自留在沈府,她怕寄人篱下,怕被人欺辱。
彼时沈家人皆在门外送别,她听见舅母在身后冷笑了一声,“与你那不知羞耻的母亲一样!”
小五心中十分难过,母亲的事她并不清楚,但必是犯了什么大错罢,就连母亲亡故时父亲携她去大梁报丧,外祖母都不肯开门相见。
舅母素来威严,小小的她不敢反驳。
她抓住大表哥的长靴,不肯松手却也没再哀求,她怕在舅母面前给母亲丢脸。
但大表哥俯身朝她伸出了手,冲她一笑,“小五,上马。”
那日春和景明,她紧紧握住大表哥温热的手,借着他的力道翻身上马。
他指节修长,掌心温热,小五一直记在心里。
记忆里大表哥的怀抱十分温暖,可此时她却周身冰凉,不由地便抱紧了他的手臂,喃喃唤道,“大表哥,小五很冷......大表哥......”
那人却蓦地甩开了她。
身上一凉,小五兀自惊醒。
她浑身滚烫,一张脸烧得通红,却又止不住微微战栗。抬眸见许桓面色不善,正蹙眉睨她。
原来方才抱着的竟是许桓。
小五畏怯地望他,眸底惊慌失措,但若方才清醒,给她一百个胆子也绝不敢碰许桓一下。
高热使她嗓音沙哑,“小五不知是公子,公子恕罪。”
他大抵是嫌恶极了,起了身,三两下便将袍子褪下扔进青鼎炉里,那上好的绯色锦缎华服霍地一下被炭火卷了进去,立时窜起老高的火苗来,将中军大帐斥得一股焦糊味。
她没有穿过那么好的衣袍,就连素日里裹胸用的不过也是柔和一些的布帛罢了。
他定是觉得被她碰过的衣袍不干净了,因而才弃如敝屣罢。
此时已是平明时分,晨光熹微,将大帐映得泛白。
小五垂下头去,额上仍隐隐约约传来痛觉,她身上很冷,迫得她不得不紧紧蜷成一团。
那人随口问道,“大表哥是谁?”
小五打起精神来,“是舅舅家的哥哥。”
“叫什么名字?”
她虽发着热,但头脑尚算清醒。舅舅与大表哥都是魏军主将,若被许桓知晓了这层关系,只怕会将她拖到阵前做出对魏国不利的事来。
她便信口胡诌了一个,“顾言。”
但若说是信口胡诌,也并非全然。
她只是想到了大表哥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因而才想到“顾言”这个名字。
那人冷笑一声,一双凤目摄人心魄,那天潢贵胄的威严气度在这个平明时分死死地压迫了过来,令她肃然生畏。
他居高临下地睨着她,脚尖微抬,勾起了她的下巴,说出口的话亦是毫无半分情愫,“魏俘,记住,若敢对我说一个错字,我必亲手掐断你的脖子。”
小五怃然,眼里险些迸出泪来,却仰头直直地望着他,纠正道,“我叫小五。”
她是俘虏没有错,但俘虏亦有自己的名字与尊严。
但在许桓眼里,她的确不配有名字罢,因为他十分不屑,“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不必有什么名字。”
小五怅然,她尽心侍奉不过是要求存,但许桓到底是要她死。
她压住声音里的轻颤,“那公子为何不杀我。”
那人凉薄道,“回了燕国,自然杀你。”
是了,眼下她还有用呢。
惶惶数日,总算都有了答案。
小五脸上的血色一点点地退了下去,她努力扯出一抹笑来,她心里想,何必等到回他的燕国,眼下这场高热她都未必能熬得过去。
她不再说话,那人也不再理她。
灯枯焰弱,人寂影残。
大帐仿佛已抵不住凛冽的北风,青鼎炉里虽烧着比平日还多的炭火,但依旧令她不住地打着寒噤。
眼看着外头天光渐亮,她背过身蜷着,熬不住又昏睡过去。
隐约见自己手足之间皆被锁着铁链,正被一马疾疾往前拖行着,她努力仰头去看,骑马那人正是许桓。
她惊惧交织,不知撞到什么地方去了,周身上下都疼痛难忍,她忍不住大哭起来,求道,“公子,求你放开我!”
那人似听不见一般,胯下的马跑得愈发地快。眼见着到了燕国,她才将将被解了下来,却见许桓笑问,“魏俘,你想要什么死法?”
小五忍着泪,“公子不要杀我!”
那人嗤笑不已,“你是魏人,岂能留你?”
说着话的工夫,便自马鞍旁抽出长剑,一剑向她劈来。
小五骇得醒来,见天光大亮,已是辰时,帐内只有她自己,一张羊毛毯正盖在身上。
其上散着淡淡的雪松香。
她倏然一惊,朝那人卧榻上看去,其上空空如也。
眼下她裹着的正是许桓的羊毛毯。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醒来时正在她寻常休憩的厢房。
厢房不大,位于别馆后院,别馆的侍者婢子大多住在此处。
厢房里头竟还生着炉子,虽远不如正堂暖和,但在这年关当头总不至于被冻死。
陆九卿愕然起了身,昏死前的一幕幕骤然在脑中闪现,她记得沈宴初赐了鸩酒,好似还听裴孝廉说要将她拖出去埋了,没想到竟没有死。
想来燕国公子沈宴初的确是个好人罢,她心里隐隐有几分感激,又有几分欢喜。
隔着窗子能看见大雪如瀑,陆九卿下了榻推开木门,周遭大雪皑皑,偶有侍者婢子拢紧衣袍匆匆路过。
十二月底的凉风透过衣袍灌进寸寸肌骨,她禁不住连连打了几个喷嚏。
有侍者见她立在门口便问,“你好些了吗?”
陆九卿含笑道,“是,公子可有什么吩咐?”
侍者双手揣进袖中,原地跺着脚企图驱走身上的寒气,笑道,“没什么吩咐,如今公子身边有人侍奉了。”
陆九卿心里的欢喜很快被怅然取代,沈宴初身边有人侍奉,她便更是可有可无了。即便这样想着,依然问道,“公子可想吃什么?”
侍者道,“这都不必你操心,咱们别馆一年见不得一次公子,自然侍奉周全,你只管待在后院听命便是。”
“那公子打算何时启程?”
“等着罢,雪太大,年前是走不了了。”
那人说完话便将脑袋往领口里缩了缩,奔命似的赶紧小跑着走了。
是了,临近年关,易水又连降数日大雪,官道小道大抵都堵得严严实实。越往西北,天只会越发寒冷,粗略一想也知远比易水的积雪要重。
他们一行人虽着急回蓟城,但也不得不在易水逗留。
又打了几个喷嚏,陆九卿赶紧回了屋子。想来是因饮下鸩酒前在木廊坐了良久,身子便受了凉的缘故。
好在别馆侍者婢子诸多,她既无事可做,暂时也就清闲下来了。
又过了不知多久,有人敲门进来,见是陆九卿,陆九卿忙施了礼,“大人。”
陆九卿负手笑道,“活着。”
陆九卿不解问道,“大人,公子既赐了鸩酒,为何又不杀我?”
他自背后伸出手来,将一尾活蹦乱跳的鱼摆在她面前,“我说了,只要公子还愿吃鱼,你便死不了。”
陆九卿心中的石头这才堪堪落了地,沈宴初爱吃鱼,她便给他做一辈子的鱼。
他若能吃一辈子,她便能活一辈子。
她倏然舒了一口气,接过鱼来笑道,“多谢大人,我这便去炖鱼。”
待雪稍停,便有婢子抱着被褥来,推开门毫不客气地进了厢房,陆九卿盯着她问,“你要干什么?”
那婢子白了她一眼,随手将被褥扔在榻上,没好气道,“公子命我来盯着你!”
陆九卿不恼,沈宴初不杀她,已是待她的好了,命人盯住她亦没什么可恼的。左右不必在他身边成日地心惊胆战,渴了便饮水,饿了便果腹,没什么不好的。
这般想着,她便望着婢子笑道,“那便辛苦姐姐了。”
那婢子见状轻哼了一声,“你倒嘴甜。”
厢房内只有一张卧榻,眼下婢子的被褥堆了上去,陆九卿惯是有眼色的,忙上前抱走了自己的被褥,还仔仔细细地给那婢子铺好了,“姐姐睡榻上。”
婢子噗嗤一声掩唇一笑,嗔道,“你倒机灵得紧。”
见那婢子尚有几分姿色,陆九卿便道,“姐姐是美人,自然要睡榻上,陆九卿皮糙肉厚,睡地上保护姐姐。”
那婢子对陆九卿顿生好感,朝她亲昵地招手,“你来,槿娘我有话问你。”
陆九卿忙应了,上前在榻旁坐下,听槿娘问,“你在公子身边侍奉多久了?”
“不足一月。”
“公子喜欢什么?”
“姐姐恕罪,陆九卿不知道。”
槿娘拉下脸来,“你怎么不知?”
陆九卿轻叹一声,“公子正因嫌恶我,才总要杀我,因此我并不知道公子喜欢什么。”
槿娘闻言颇为赞同,点头附和道,“那倒是,公子的确是不喜欢你的,不然也不会打发你到后院来。”
陆九卿点头称是。
槿娘又问,“那公子不喜欢什么?”
公子不喜欢什么,那人脾气很差,又喜怒无常,不喜欢的实在太多了。
陆九卿好奇问道,“姐姐想去侍奉公子?”
“燕国哪有女子不想去侍奉公子?且不说公子将来是燕国最尊贵的人,单说公子的相貌身段,放眼天下那都是头一份儿的!”
槿娘说着话,忽地面色酡红,继而又娇羞一笑,自顾自盘算着,“先在公子身旁侍奉,若公子满意了,以后便再做公子姬妾,那可真是美极了!”
陆九卿垂眸不言,她对此有一百个不服气。若说这世间头一份儿,必然是大表哥沈宴初。
她暗笑槿娘目光短浅,嘴上却道,“姐姐人美心善,定能去公子近前。”
槿娘听了心里舒坦,乜斜了她一眼,“你就是没福气的。”
陆九卿如实道,“公子规矩极多,不喜多嘴,不喜说谎,不喜被人触碰......”
槿娘不以为意,“那是你,男生女相,难怪公子不喜。”
说着话,她用力挺了挺胸脯,得意道,“我便不一样了,虽没有倾城之色,却也是闭月之姿,若去给公子暖暖榻,想必公子是愿意的。”
见陆九卿没有答话,槿娘噘嘴轻哼一声,“你是不会懂的。”
陆九卿低头浅笑,她大概是不懂的。
她正因知道跟在大表哥身边是什么样,因而才不懂槿娘的想法。
但槿娘既住了进来,两人倒也相安无事地处着。
槿娘每日总有一段时间是不在的,若问起她,她便扬起下巴得意道,“自然是去公子跟前回禀你的近况。”
还不忘警告一句,“你最好老实点儿,别给我生事。”
陆九卿乖巧道,“姐姐放心,陆九卿老老实实的。”
她的确每日老老实实待在后院,为了少生麻烦,还把槿娘伺候得服服帖帖的。给她端纹盘盥洗,给她烧水沐浴,若是哪日沈宴初要吃什么,她做好了必定先给槿娘留出一份儿来。
槿娘被伺候得舒坦了,初时还牢牢盯着陆九卿,寸步不离,但见她乖顺伶俐,便也开始偷懒了。白日里大多在内室待着烤火,要不然便跑去别处与婢子们叙话,若是去了正堂回禀,逗留的时辰便越发多了起来。
有时回来会带几包药,撂下一句“公子赏的”,便溜出去不见人影了。
有时回来会带一小盒药膏,留下一句“公子赐的”,又瞥了一眼她的额头,啧啧道,“好好一张脸,难看死了”,风风火火地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她额上的伤口已经结了痂,虽不必再换药,只是还留了一块难看的疤痕。她知道难看,便也用这药膏涂抹疤痕。
槿娘神出鬼没,陆九卿便多了几分清净。
但裴孝廉的杀意从来不曾休止。
那一日大雪将将停下,陆九卿独自去院中煎药。到底是年关了,虽有几分薄薄的日光,却半点暖意也无。她的脸颊双耳俱是冻得通红,不免抬起袍袖紧紧地捂着。
隐隐约约似是有脚步声渐行渐近,把积雪踩得咯吱咯吱生响,继而“砰”得一声,一只战靴从眼前一闪而过,旋即药罐被来人远远地踢翻了出去,在雪地里碎得七零八落,煮了好一会儿的药汤泼得满地都是。
陆九卿一惊,起身望去,是裴孝廉。
那人冷笑,“不必喝药,魏人岂能活着去燕国。”
陆九卿直视着裴孝廉,“将军,是公子赐的药。”
裴孝廉眼底的戾气一闪而过,目光似刀一样在她身上打量一圈,随即轻嘲一笑,“你怎配喝公子的药。”
那人言罢便大摇大摆地走了,腰间悬着的弯刀在日光下泛出冰冷骇人的光泽。
陆九卿长睫微颤,她咬着唇在院子里发了好一会儿怔,满脑子都是裴孝廉咄咄逼人的话。
“魏人岂能活着去燕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