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门小说阅读网 > 其他类型 > 遥远的我

遥远的我

爱吃拉茶奶茶的姚坤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易仁和张敏是中学同学,也是青春时期对方眼中的人。但中学毕业后,张敏考上了西南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专业,而易仁却去了湖南,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几年里,他逐渐成长为更加成熟的男人,年少轻狂,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成为长沙市的一名地理教师,而是回到了老家,那个唯一的家乡,成了家乡中学的地理老师。某日去参加村长李爱国家大儿子李仁的婚礼,意外遇见初恋的白月光张敏,十年未见的张敏光彩夺目,但她却成了李仁的新娘……

主角:   更新:2022-11-16 22: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其他类型小说《遥远的我》,由网络作家“爱吃拉茶奶茶的姚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易仁和张敏是中学同学,也是青春时期对方眼中的人。但中学毕业后,张敏考上了西南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专业,而易仁却去了湖南,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几年里,他逐渐成长为更加成熟的男人,年少轻狂,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成为长沙市的一名地理教师,而是回到了老家,那个唯一的家乡,成了家乡中学的地理老师。某日去参加村长李爱国家大儿子李仁的婚礼,意外遇见初恋的白月光张敏,十年未见的张敏光彩夺目,但她却成了李仁的新娘……

《遥远的我》精彩片段

我叫张敏,回想十八岁,我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是否只是想起了那时风清气朗的一个背影,轻轻地飘过了记忆,还游荡在岁月痕迹里,却一遍遍地反复回味,却又淡了一丝。

那年,特别热,我深刻地记得。2006年,西南地区很多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干旱,副热带高气压以强大的势力占据着长江流域,热成了许多城市的主旋律。然而干旱断不会影响学生们的心情。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是狂热的学习、青春的心上人,甚至是一本流行的小说、一个有意思的笔头……总之,绝不是干旱的气候。

我和易仁站在校园里一起玩着园艺工的水管,清凉的水配上热烈的气温,如果你在中国任何一座火炉城市生活过,你一定也会有感同身受的热情以及对那份清凉的欢喜。我们打湿了衣裳,淋湿了头发,却笑得好像定格了似的,这一生再也不曾修改。

暑假的校园里,早已没有多少学生,只有来年将经受高考的学子和老师还在那里加速积累。试问,哪所中学的高三不补课?哪个高三学生不经历奋斗时光?真的辛苦,但无论是那时的我,还是后来的我,真心并未感觉苦,反而觉得充实和自在。尤其是阿仁,我觉得他是肯定不愿意回乡下去种地的,祖祖辈辈的生活早已经向他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大部分面貌,他是铁定要考大学的,考上大学,以后找工作,以后和……(我)在一起(我猜他一定会在心里这样小声地想着)。是的,他会奋斗。

我也是自然要努力的。或许我的梦想更像舒婷《致橡树》里写的那样,我要做树,像树一般站立在阿仁的身边。不过我总是感觉我和阿仁一样,却又不一样。

阿仁的父母仍然在村里,并没有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外出务工,而选择了在家勤劳。我们有相极相似的人生前小段,我的父母打理着一家面条作坊,他们并不务农,整日劳作的空间就是那小小的面坊,我们家的面坊在那不大的地方很有名气,货真价实,是许多人家早餐或晚餐的重要组合部分。而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只是根,或许也是我们家绿色免费蔬菜的来源地。

我和阿仁经常一起聊小时候的事,每次回家的路上,大巴车总是把我们从城市拉回那个小地方,而阿仁回家后却是要帮父母承担许多工作,自然也是不会与我联系的。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关键,应该也影响不了未来的大局。

自从我们俩初一时在校园里相撞在一起,摔了个狗吃屎并大吵一架后,却逐渐在相识过程中,反而关注起对方的点滴。大约,感情是在关注中发芽的。是的,从初二开始,我觉得他的嘴唇有鲜艳的红色,就像高级口红似的色彩,美若彩霞。又岂止是嘴唇,我觉得他的身体像永动机一样,每次我跑800米的时候,我觉得我快报废了,而他却可以轻轻松松拿下5000米,真的是太帅了,有没有,不仅如此,他还可以跑完步后和其他同学一起去打篮球,仿佛刚才跑步偷了懒一样。

18岁那年,马上高三的我们相约一起去西南大学,去那所美丽的园林校园去看看,据说校园里全是香樟树,像极了阿仁家后面的森林一般,幽深却充满趣味。据说相约未来去哪里,是少年恋人最热爱的事情,还有,据说有90%的恋人都没有实现约定……但我好像坚信,我们本不寻常,一定是那10%的其中一部分。

然而西南大学并非是人人可进的地方,即便是对于学习还不赖的我们而言亦是如此。事实证明,要想成为那10%,又何止是努力,岂非运气可解释?

其实,记忆又何止一处,那操场上,围着跑道的一圈又一圈,累得像死狗一般的两人,看着狼狈的对方却觉得好笑的模样;那躺在操场上仰望星空却只是橙黄色灰蒙天空的无趣、还有那长江边上绿了一轮又一轮的草……都是,都不是。

是的,高三来临,阿仁不再频繁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们好像从未认识,却又相约了未来。若是知晓未来,你猜,他会不会选择在当时更多地一起下自习,一起吃晚饭?


若有一个地方,对你有着极大的美好念想,你还能想起哪里??

于我而言,是大学。

屏幕前的你,可能也能想象,但我文辞水平不高,然后我仍然记得,初入西南大学的校园时,是被多么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所萦绕,只是这份心情里,缺少易仁。

是的,易仁没有考上西南大学,因为他报了学校的牛气专业,没上线,只好遗憾地选择了另一所大学,他去了湖南。那个我从来没有去过的省份。可能,我们确实普通,难以进入10%的序列,若是10%*10%则只有1%了,则更是不容易了,想来也是应然。

不过,他没见过的风景,真的很漂亮。我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用信封的那种。虽然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QQ都满世界飘荡着空间里那些浪漫的文字,但好像我仍然偏爱那种满满情怀的东西,也或许是我还没有进入新时代。寄出去的那天,我走在香樟林,觉得他也一定可以闻到香樟的味道。只是不知道,他的学校是什么味道的。

西南大学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我学的是食品科学专业,属于西南农业大学,若是你去过西南大学,你就会知道,西南大学真的很大呀,大到那种校园里闲逛可能需要坐公交的程度……

南校门口的香樟树,参天般深绿的模样,像极了中学时代的操场旁的树,虽然不像低矮的小叶榕那般稳沉,却有另一般的大气格局。人来人往的校园,不少情侣笑脸嫣然,真的青春活力又美好无双。

初入校园,我依旧穿着中学时代的衬衣,那是我爸在高二那年的暑假,在学校旁边的商场给我买的,我很喜欢,尤其是肩下的绣花模样,虽然不似西大特有的茶花那般富贵,倒也清淡。淡米色的衣服,深蓝色的裤子配上没有漂白的运动鞋……嗯,我是一个正经的土学生,记得当时一位师兄评价我说,“重庆怎么会有你这么黑的姑娘?”,而经历了军训之后,他才发现,我更黑了。哈哈。

学校很有趣,军训的时光里,没有过多的暑热,竹园的住宿条件也比中学时代好太多……最最让我满足的却是那么多食堂的饭菜,我记得竹园食堂的饭菜,是师兄师姐眼中的一般,但在我眼中,那也是挺好的,直到后来去了兰园食堂,却发现自己是错了一点点啊,而后来,又跟随朋友去了北区的食堂,才发现真是不懂世间之事的我,太low了。半更食堂的饭菜确实比较贵,但偶尔去一次也是不错的体验。我的中学同学王实,他学的是生物学专业,很幸运地是,我们同校,他居然很羡慕住在南区的我,还常常坐校园的观光车来南区吃饭,真是奢侈啊。

对了,我爸给我买了一部手机,毕竟,我已经离家近300公里了,他们与我的牵挂,变成了电话那端的声音。只不过,好像我们之间,似乎没有那么多话说,又似乎明白自己与对方的牵挂,理解其心意,用更加潮流的话语表达,应该是我的共情能力比较好,而我却内敛不张。

好像有些事实在那时已然出现了道路的改变,但我并不知。


我们已经有3个月没有见面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个月,估计也不会见面。

他去了湖南师范大学,那是毛主席读过的学校,而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重庆,想来,他去的地方更远,能见识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事,不同的人。

而应该不是或许,而是确定。他和我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却好像两团不一样的积云,不知是否有交集,也不知这交集是否是我所期待的?

对于一般的朋友而言,在QQ上聊天交流,足矣。

我和阿仁,算哪种?

我们相约一起来西大,我们可以牵手漫步……可以一起去图书馆,可以一起去食堂,也可以一起去情人坡看北碚城区的灯光,他喜欢的爬山活动也可以安排在周末进行……

关于当下的设想,我们做过很多安排。甚至,好多次在梦里,我已经实践了很多,我觉得定然很有趣。

是呢,他没来。

我把学校的点点滴滴写在信里,拉拉散散地我写了13页,连信都超重了,还多加了邮票才寄出了。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烦,电话里我也没有说给他寄信了,但是我问了他地址,我想他应该知道我有东西寄给他吧。

一个月后,我才收到了他的回信。

人生路上,第一次寄信给我的感觉都比不上第一次收到心仪对象寄给我的信,真真切切的那么美好,我知道我的嘴角上扬,收不住的^_^实在是心里快乐。

他的信,就像他自己一样。那么漂亮的字里,居然也是满满的细节,就像我对他的了解,至少,我认为我喜欢的那个他就是易仁。他描绘的上学路上火车一路穿越山川河流的风景,学校里绿树掩映的风景,宿舍略显陈旧的布置,大学老师学究式的特点,食堂里有些相似却不同的湘式菜品……

文字,一个一个写的。他写的。

最重要的,他说,虽然对不起,可是,他的心意从来都是我……

我快乐得飞起。

他还问我,虽然我们有距离,但他想做我男朋友,问我可以么?

看着文字的朋友,你说,这还需要思考个啥,我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愿意,愿意,我愿意!”我的心里大声地说着。

这是我人生中特别有意义的一刻,在那时的我看来,和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样,感觉划了时代,人生将踏上新的旅程。这又何尝不是情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环呢!

是的,我们就这样在这平凡的秋日里,开启了自己的恋情,这和前一天的生活并无不同,只是好像也有了点不同。我们开始一起了我们,他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在那个流行甜蜜包的套餐里,仿佛说不完的话,也总是聊着早上吃啥,晚上吃啥,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搭着什么样的裤子,以及看了一段特别有意思的文字,一句深情绵绵的诗句……

我们好像成了情侣,像樟树林下的那些学生情侣一样,并无差别。只是差了他拉着我的手我捥着他的漫步,少了一起去图书馆,少了一起去食堂这种小事,小到细如微尘的事情,但我仍然觉得,有他确实很好。

而这其中,内心里的期待,或许有着那些细微之处,应该很幸福。

……


大学生的生活真的丰富精彩,相比中学时代的社团活动,大学生所拥有的活动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具有无法比拟的特色。

我真的羡慕那些可以参加各种社团的同学。其实社团活动的招新中,都说自己是只要你热爱,即使你零基础也觉得你行的话,我那时真的是信的。我至少向5个社团提交了自己的申请,洋洋洒洒的文字用来表达我对社团的渴望,但似乎渴望不够?还是西南大学的社团里,人才济济,我写的文字并不足以打动看到这份申请的社团领导?抑或是社团招新的并不需要像我这般傻傻的不知热情出处的土学生?

总之我不明白。

也总之,没有加到那些热门的社团,一个都没有。

就在我快平复了没有被社团招录的情绪中时,爱心社给我发了信息,说希望我能够按时参加社团活动。

这像陷入泥潭中而被救回时的狼狈者,但我却突然发现,其实这个社团没有那些宣扬得花里胡哨的社团那么花里胡哨,连开会的教室也并不大,当然人数也并不多,加上和我一起新加入的成员,也不超过30人。第一次开会时,社团领导(那并不怎么像领导的领导)说大家的爱心值得信赖,后续有一些实践活动,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加,还设置了QQ群,大家在群里交流,行动的时候可以更方便联系。

时过多年,我仍然记得在爱心社参加的那几次活动。确实直到多年以后,我觉得爱心社选择我,而我也确实适合做这样的工作,想来其他那些对技能有要求的社团没有成功,大抵也是确实技不如人。

看我此时的文字,你便知道,文学社、诗歌社等浪漫气质的地区,都不适合我的;而想想我这并没有像农民一般多年劳作,更没有运动员一样强壮却相当短小的身体自然也不适合体育类别的社团,甚至连表演类的社团,也应该是不可能同意我的加入的。

嗯,释然。

不知不觉,又偏题了。那几次社团活动时,我们一起去北碚的一所小学,对口联系的是一些农民工子女,主要是陪他们在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做一些小游戏什么的,当然主体是陪伴。因为年纪太小,一个人下午在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父母都是进城务工,无法做到陪伴,社团对接了一部分这样的学生,而大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全程是免费的,甚至于出行的公交费用,其实是需要自己给的。

我对口的小姑娘小慧,才刚刚2年级,每天都是坐公交来上学,第一次见面后,我和小慧坐上回她家的公交车,她家住在北碚城外一处农场的管理房。管理房一共有三层,一楼没住人,二楼和三楼是小慧家和农场另外一家人居信的。去的路上,公交车出城以后,满眼绿色,秋季蒙蒙的下午,还有小慧房并不宽敞的屋子,相得益彰。

看到这里的你会不会觉得相得益彰用得不对?

其实真的不对,但在我的角度来看,真真合适。首先,我觉得她家居住环境还是不错的,离北碚城区很近,房屋边上全是种着茂盛的果树,即使秋季阴沉的下午,仍有丝丝温馨。其次,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家的房子也并不见得比小慧现在住的房子好。不同的是,我家的屋在乡下,即使在镇上,也不是什么城里人时兴的套房、洋房、别墅什么的。即便小慧家的房子,整体都有灰灰的感觉,我和她也有许多相似处。

那段时间,每周我都会有2个下午去陪她。社团安排的是每周四一次,我自己和小慧商量好,变成每周二和周四两次。为什么会增加呢?仍然是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一周一次的陪伴太少,即便是一周两次,仍然是不够的。但这只是我这个穷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能做到的边际。

一学期后,社团不再做和小学的合作,说学生家长觉得这样意义不大,打扰了孩子的学习。想来大概也是,大学生和孩子的亲近,必然会传递不少信息给他们,而这里面定然会有父母不同意过早传达的。

拿小慧爸曾经说“和你们这些大学生接触了以后,小孩还以为开心地体验着每一天,未来就会光明。你给她带的零食,我不许她吃。”他希望小慧在见识他们生活不易之后发奋图强……这真是没错的,我也是这般成长的,一路成长,我稚嫩的思维单纯地也认可努力,但直到多年以后才现,努力的方面真的不一定那么单一。


在这段时间里,阿仁和我一起,在各自的道路上积极成长。他告诉我,他们要学《高等数学》、《地球概论》、《测量》……,还有一堆我并未完全了解,但我也是要学《高等数学》的人。哈哈,大学里的数学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当然也是不少人的眼中刺。其实我是很喜欢我的专业课的,食品科学总是在不经意间地告诉我食物有特色,真正的乐趣既来自书本,也来自那些可爱的老师们带来的尝试,真想自己也有机会上手去试,最好能做出更美好的面条,假期回家也能跟爸爸妈妈显摆一下,让他们明白给我交学费真是物超所值呀。

只是我个人在化学方面比较弱,总觉得力不从心的样子,学习路上也是真的累。土学生不擅长的不仅是化学,英语也是极大的短版,而这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将面临的生死劫,不对,大概对我才是,或许其他同学从未在意它的压力。

不过我对阿仁和自己有信心。相比以前一起讨论学习,大学的学习,仍然是更加轻量化,还伴有丝丝甜蜜。阿仁也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讨论着练习,他还鼓励我早起去读书,我们也商量了,平时都要坚持去图书馆,阿仁说他们学校的图书很大,中学的阅览室在大学图书馆面前,那就是小弟。即使是学院的阅览室,专业性的杂志和书籍总是让人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弱了,还有就是能上大学真正是一件极好极好的事。

说到图书馆,不管不说西南大学的图书馆,它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当然现在合并了,我是可以自由去的。但就方便而言,自然是南区图书馆才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幢座落在南区门口附近的房子,古朴、陈旧、毫不起眼,大树旁边,浸润着香樟林和花园里悠长的茶花香,真真有特色,我常去那儿,很多时候,吃完饭了后绕路也会经过去借书或还书,是孤独的我,用来显得不太怪的地方,也是真正开阔了我的视野的地方,不止是专业。

那个周五,阿仁跟我在电话里说,说他周末的找了兼职,周六周日的上午跟着师兄姐去发传单,做家教,周六下午要去给一个小学6年级的小女孩辅导作业,而周日的下午以及整个周末的晚上,他都会在图书馆看书。

我问他是不是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他却说不是,只是上大学了,总想去试试。他将自己安排得满满的,其实我有点小小的失落,我不敢打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有空可以和我联系。

好在他总是在去图书馆前给我打电话,仍然还是聊一些今天吃了啥、干了啥、接下来准备去干啥的话题,甚至晚上从图书馆出来时也会给我打电话,慢慢的我很适应他的节奏了,我也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在和他节奏保持契合的状态。其实想来,这样简单得只有一句“我想你……”便无其他。

而正是这样的纯粹,我才明白即使过去数十年,这仍然是我觉得相当美好的一段生活,一点都不辜负这青春岁月。也正是因为啥都没,却好像全都有,我陷在这种看起来毫无价值却深深感动的异地恋情中不可自拔。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里各自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论坛,西南大学的论文叫樟树林论坛。若想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其中的人们,便会发现去关注他的视野,总是一个好角度。上大学前,我爸给我安排了几个月的上网生活,他并没有限制我看电脑的时间,常常一整天都呆在屋里,照后来的许多理论会觉得这样总是伤身的,也有点沉迷的意思在里面。不过,在网络里总会在这上面找寻、获得、感受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信息。

大一上的那个深秋,我有机会成了樟树林论坛的新人管理员,本来我对这件事并没有抱有太多期待。好在那时一脸圆圆又可爱的社长和我都来自梁平,这仅有的联系,带给了我一点了解招新信息,从而有机会尝试着去了解。当然这并不能证明我是走后门的吧,事实我也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走后门,自己应该是可以做好的。总之,总算在各种各种场景的经历下,开启了论坛成员的故事。

城里学生是无法理解乡下娃娃在头一回当上论坛管理员的快乐。因为后来当我大二的时候,听一个小学弟说,他高中已然可以将电脑一块块拆下再重装,也能管理中学的小论坛时,我发现自己就是个渣渣。

但那时,我仍然激动、兴奋,甚至想告诉所有的朋友,最想和阿仁分享,我还想告诉他,我会认真做的。

新手做事的效率不高,但最难的并不是动作慢。我觉得最难的是,当你要审核一条信息能不能发出来,需不需要删掉的时候,你得去判断,尤其是那种可左可右、可对可错的信息,最头疼。那时的我并不太会决定这种时候该如何处理,每次都需要请教前辈,带我的师姐大概率觉得自己没见过我这么蠢的西大学生,怎么教都显得笨的样子。而这也为一个月后被迫离职埋下伏笔,但身处当时当地,浑然不知。

那时我无法理解,我以为是因为年轻,懂得少,而在岁月流转了几十年后,我发现,即使年华不再,我可能仍然是一个难以在可左可右的问题上做出当下人们都觉得不难选择的选择。好在,多年以后我会释然,原谅了自己的蠢笨。

记得那时社长笑着跟我说,“没关系,拿不准的时候就多问;即使他们觉得你不够聪明,但你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好。”我觉得他温暖又可爱,真的像极了他的模样,自信又包容的态度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那时论坛管理员一共有7位,包括我,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我已然记不清全部的名字,但仍然记得某个人的片段,这大概便是心理学里特别强调的可以用来帮助记忆的那个部分的强化。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大帅哥。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河南的学生要考上西南大学真的是超级棒呀,因为高考没了600多分是没办法上西南大学的,这便是妥妥的学霸。在后来的大学生活中,其实能够遇上的每一位河南籍学生都是学霸,而他们还相当自谦,低调又奢华的样子。大哥哥说,“若是因为心软而犯错,也是无碍的。”这句宽慰给了我很多力量,但我只当是宽慰,大概也是大哥哥内心里的独白。

七个人中,师姐是唯一的女生,她雷厉风行,办事效率之高,根本像台机器般在运转,而我这样的笨徒弟就显得傻呆了,确实是让她费了不少精力。而她别无选择,想来她应该是不同意社长选择我加入的这个决定。

但我仍然欢心地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真正有趣。即便部分活动只是在校门口的小馆子吃顿饭,我也觉得挺好的。即便这AA制的伙食超过了我日常消费水平,我觉得花费一些也是值得。

这是除了阿仁和爱心社以外,真正让我感到开心的点,这是大学生活,我确信。

当然也不出意外,也出乎我意外,一个月后,我被开除了。准确地讲,是被叫主动离开了……


离开是件极遗憾的事。

我不停地反思,自己肯定是做得不够好,或者肯定有错误点,只是我没找到?还是我不愿意面对?

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了新一轮的招新。

而我依旧想参加。

师姐看到我的时候,我心里挺害怕的。不过她仍然告诉我,如果我想清楚了为何,应该是可行的。是的,其实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个人总是要去平衡,总之过于幼稚的状态并不适合成年人的世界。

我好好地跟师姐解释了许多,也细细地聊了许多。当然,这次磕磕碰碰,师姐也确实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我相信她感受到我的诚意了的,事实上,这一次,最终她同意了我的申请。真正感谢师姐的通融,更谢谢她的指点。

岁月悠然,无论我的心境转变,但就像香樟树一般,立在那里,不语。

我再次回到了论坛,那里有了很多新的面孔,规模变得更大了,我依旧做着出初时的工作。倒是有趣。而直到最后离开,都觉得这份经历真正的让我见到了乡下娃娃不曾接触的另一面世界。邀请学校的知名教授来在线交流时,让我见识了除了自己的专业老师以外,其他专业的教授,他们真的特别牛,最大的特点就是热情度高,那种对解答专业知识问题的充沛精力真正让人折服,对自己所答的专业答案充分的自信则更具有信服力,还有那种谦虚低调的处事态度,也从不站在高处俯视……这一切,都让我吃惊。

他们会谦和地问我们:“能否……请……麻烦你了……谢谢……”我有若与之接触,哪怕冬日,也觉得如沐春风。

大学教育从来都应该是这样,润物无声,却有迹可寻。作为学生,除了接受了来自专业课的培养,我觉得这是大学带给我的另一份美好。

后来过了许多日子,论坛还给大家发了工资,觉得日常维护的工作枯燥无趣,却又需要坚持,是有一些待遇的,当然这份待遇自然并没有太多金钱,甚至仅够每个月充的网费吧。但我好像在此投入了甚多精力,以至我并非发现自己真正的是一个外向而乐观的人。

事实上,我更喜欢观察着,与人交流也更喜欢隔着屏幕,好像我和阿仁的状态,远程着通过手机或者QQ的交流方式进行,而近期,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给他寄手写的书信了,我总是把想说的话,用邮件一封封写给他,也和那时一样,是我每天的心境,也是我的成长。

阿仁很支持我去做论坛的事,只是他并不喜欢论坛每次例会时我们一起出去聚餐的事,总是觉得不放心,我倒是高兴的,他应该是吃醋的样子,毕竟他和我自确认情侣关系以来,都还没一起面对面真实地吃上一顿。仿佛网恋,事实也是网恋。

经过了一段时间在论坛的生活,我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平时便是上课、图书馆、食堂、电脑……这样转来转去的日子,却平凡自在呀。


没读大学前,总听老师说,“考上大学就好了……”

读了大学之后,周围同学似乎总觉得前程似锦。

想来我们一定是一批幸运娃。

不出意外地来到寒假,虽然已经放假,可我仍然在学校,因为阿仁放假时间要晚一天,他当天从和长沙出发,他要晚上7点才到重庆,我们相约第二天一起去逛解放碑了之后再一起回家。

我其实很激动。

我在脑子里把从见面开始的细节反复琢磨着,也在思考我那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应该穿哪件去见阿仁,或者我提前把回家的东西简单收拾好,便去火车站等他,想着我也应该洗头洗澡,总得清清爽爽地去见我的他,我们可以一起去解放碑……

快乐的时候总是会发自内心的愉快,我感觉每个细胞都散发着喜悦的感受。想来,自从走到大学这个阶段后,我们并未见面,即使我们曾经那么熟悉,我们有着那么相同的过往,我们真正契合的点也真的很多,而未来应该会更契合。

我穿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当然这是一件普通样式的衣服,但仍然是我衣柜里比较新的一件冬装了,它已经是陪伴我的第二年,阿仁也见过这件衣服,他准能一眼认出我来。

我等在车站,像其他那些期待远行或归家的人一样,盼望着他的到来,可是当他已经站在我身边的时候,却又觉得不真实。他确实一眼就认出了我,他穿着一件深绿带着灰的外套,蛮低调的外套,把他衬得老气横秋的气质,但他那青春张扬的脸却依旧微笑着,他说不好意思让我久等了……真是太客气了,我内心里还没有平静下来,红着脸低下了头,脑子其实在这样的情节中很难思考了,像一团麻线;但又好像感觉,难道我们在朝着相敬如宾的方向走着吗?

已经是晚上7点了,其实天已然暗下来,还冷。我的手是冷的,脚也是冷的,但脑子和心却是热乎乎的,表现最明显的就应该是脸了。我不知所措,接下来我们应该是先去吃饭还是先去找宾馆?我不知道。

“你等了我这么久,肯定饿了吧。要不,我们找个小馆子吃点东西?”阿仁假装淡定地问。

“嗯。”我答。

“你话比平时少……”阿仁疑问。

“是吗?”我这一团麻的脑子还在思考吗,我不知。“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小馆子,老板炒菜的口味挺好,要不就去那儿?”我询问道。

“好,听你的。”阿仁就在我旁边答道。

我们并排出了车站,天黑了,但我们这会儿都没有再说太多,只是我略前他略后的走着。突然,我感觉到我的左手被人牵着了,我心一下子就紧张了,但我并未拒绝。

这是我们第一次牵手,和以往的关系不同,以往我们是同学,是老乡,是相熟的关系,也和以往在电话里,在QQ里和邮箱里的文字和声音不同,他的手比我的手大一些,但最关键的是他的手居然不冷。我望向他,他并没有穿像我这般厚厚的羽绒服,只是普通的棉衣加毛衣,居然就做到了手心的暖,真正地让我体会到了“温暖”一词。

我们两个点了一份酸辣土豆丝(少辣)、回锅肉,再加上一大盆饭。这也算是约会的第一顿,我吃了2碗饭,阿仁却是老在帮我夹菜,好像我也没有关注到他吃了多少,我猜应该也是吃饱了吧,反正看他的表情,他是快乐的。

吃完饭,我们俩走在街上,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我有些害羞得不知该把手放在哪里了。但我们俩坐在冷淡的城市中看着人来人往,不自觉地好像在椅子上挤到了一起。他挨着我坐着,我们俩像两个傻学生,呆呆又静静地坐着。

“时间真快,又好慢。”阿仁自言自语。

“嗯。”我回应着。

“等到毕业后,我会回来。”阿仁在承诺。

“其实没关系的,我也可以随你去呀。”我反驳。“没有谁规定,一定是谁做得多些,若我们有心,其他的应该都不是障碍。”

在这一天,我切实体会到了中学时代学的成语“时光如梭”是什么感受,以前只能靠硬记的东西,真正去经历了便觉得,所言非虚呀。

时间就这样更沉了,晚上十一了,我明显地感觉身边的阿仁也是紧张的,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他再一次拖着我的手,然后走得比之前快,算是赶到了一家小宾馆前,并用蛮快的速度开了一间标间。

我觉得我做好了准备了,但又觉得自己还没想好,合适吗?阿仁合适吗?我合适他吗?我脑子里转着,愣愣地呆在厕所,我是否需要强调一下?他会不会觉得我太随便?……

一大堆的情境都是我之前未曾经历过的,太快了,但当我从厕所出来的时候,阿仁仍然衣服完整,他轻轻拉着我坐在其中一张床上,问我明天想先去看解放碑还是先去朝天门码头?

等等,我的脑回路真的不够用吗?我满脑子想的并不是明天的故事呀。我学着那些电视里的女配角般,主动亲了他美丽的红唇,他愣了一下,更热情地回应了我的吻。


我第一次感受着阿仁的味道,他身上淡淡的肥皂水的香,好闻。

但故事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发展。他亲吻了我,说他很想念我,但他却去洗澡了,然后我们两个一人一张床,他便沉沉地睡去了。

我不太明白。

第二天一早,7点钟不到阿仁就在叫我起床,我前一晚睡太晚了,早上真的太困,挣扎着起来洗漱。但我的懒散在我意识到我和阿仁在一起的时候,我便突然惊醒了。

我俩随便在路边吃了饺子稀饭外加一个茶叶蛋。坐上公交车,我们俩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旁边的一大叔看了我们一眼,还语气不好地问了句,“中学今天放假了吗?”

我和阿仁愣了一下,阿仁还是说了句,“大学已经放了的。”

但我和他仍然在不知不觉中偷偷放开了牵在一起的手,像两个做错了事的中学生一般,又相视一笑。而冬日的阳光刚好露出来,窗外阳光的背景下的阿仁好看极了,一点也没有寒冬的意味,反倒有了暖春的热乎。

我们俩站在解放碑前,这里人潮涌动,但这里并没有像书里介绍的那样,而变成了一个商业区,四通八达。而那份地标则依旧立在那里,有点相对弱小,故事的感觉、历史的感觉应该要从来观赏者自身去体会,比如之前看的书中介绍的,这块碑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那峥嵘岁月的风采和喜悦,当下我们很难真正感受了,不过也确实令人心头一热。

过了一会儿,查看了地图之后,我们俩顺着指路牌,一路闲逛,也走到了朝天门码头这边,这是一个普通的码头,嘉陵江汇入长江,对于阿仁来说,这确实是值得欣赏的奇景,那绿色的江水和黄色的江水终究纠缠,却像极了“泾渭分明”,我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阿仁大笑,玩味地说“不喜欢这个颜色的应该是我才对?”

我开始没太明白,随即又觉得他玩的这个玩笑不好。

我们俩坐江边的梯子上,吹着江边的风,这里的江上和岸上都挺忙碌的:叫卖各种小吃的摊贩吆喝着;来来往往的棒棒军辛苦地用肩膀的力量在工作;江上豪华游轮也在缓缓驶过;还有那些类似于我们俩这样的游客……影像重叠,正在崛起的重庆昼夜不停地忙碌着。

阿仁说他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逛过真正的大城市,无论重庆还是长沙,他也是真正上大学才有机会来见识,以后他要努力赚钱,也让爸妈有机会来看看解放碑,看看朝天门码头。他确实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他爸爸妈妈有这样的孩子真的值得骄傲。

在路过一个卖首饰的地摊时,阿仁买下了一串不规则小石头的手串。手串的材质其实并不是石头,而是类似于石头的塑料,大抵就是许多地摊上常见的义乌货,但颜色却是相当不错,灰、米白、和橙色都透着朴素的感觉,我很喜欢。当然我也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份礼物,虽然是10块钱的东西,但依旧觉得收到来自恋人的礼物是非常特别的事情,他愿意花心思的时候,便觉得甚好。

后来我们一起坐上回家的大巴车,大巴车全程有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路风景,也一路相伴,还有不经意间他轻轻握着我的手,在这与阿仁呆在一起的时光里,我的心情都很平和安祥,叠加着偶然的幸福和快乐感受,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小小时光天地里这般,情绪平和而快乐,我猜,我的脸上一定洋溢着很好的表情,我猜我的面色也特别红润好看,我看他看我的眼神里,透着喜欢,我也猜,他和我应该有类似的感受。

下车后,我们便告别了各自回家,但这一天,真正是我们恋爱的见证,更像是正式地在一起的开端,未来,未完待续……


大学生的假期,明显不同于中学时代。我爸妈再也不像念中学那会儿一般,一个劲地催我写作业了,甚至也不再强迫我每天必须要做的早起和午休,他们觉得把我送到了西南大学,仿佛我成长的压力就释放结束了。

他们仍然认真地管理着家里的面坊,近些年面坊的生意好像还好一些,我感觉他们更忙了,他们不仅做传统的面条,还会为镇上早餐店准备新鲜的面条、包面皮(馄饨皮),我爸还会在赶集的日子里多做一些拿到市场去卖,而我妈则留守在自家店里,他们虽然忙碌,却从来都不过多要求我做,仿佛要把我养成公主一般的好吃懒做。

以前中学时,我做的家务确实不多,这次回家,我显得无所事事,我留心着家里的面条生产,总觉得爸爸妈妈的辛苦和我的安逸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我承担了赶集日子里的早饭和午饭,也尝试着像有些美食图谱的制作方式来做饭,不过家庭传统仍然是不会有多大不同,毕竟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妈妈做的饭最香、最有味。

比如早餐,小面就是我爸雷打不动的必需品,而馄饨则是妈妈和我的最爱,但是爷爷奶奶来的时候,家里还是常常做稀饭和包子作为早餐的,因为爷爷年轻的时候去过北方,从此就带着印记,喜欢爱面食,只是爷爷也没想到,爸爸妈妈居然也经营起面的生意。

在平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和面、压面条、晒面条,还有用裁好略短于面条的报纸,再用称称好1公斤的面条,用糨糊包起来,就成了面坊生产的一公斤干面条,再把这些面条一捆一捆地堆放好,部分面条还需要装在家里的小堆车里,父母还要定期给一些人家单独送货,而这个假期,我也承担了部分送货的任务。

闲暇之余,我和以前的小学同学黄玲还一起去小河边的草堆里弄草珠子,但我们再也不像小时候那般,会为了几颗小珠子争吵,只是会各自带一些回家,也会闲聊大学的生活,我还偷偷告诉她我和阿仁的事情……

但是回到家才发现,衣服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裤子上也满是鬼针草和苍耳的种子,那种尖尖的鬼针草真的是超级厉害,在裤子缝里呆着,我和黄玲取了老半天才差不多整理好,不过真正是开心的是多年未见,我们仍然和幼时一起上学的情景一般,快乐得很。

我们坐在窗台边,先把草珠子里面的芯给拔掉,然后用棉线和针把采回来的草珠子串起来,每串大概穿了三十粒。这一小包就花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才弄好,一根根带着草珠子的细棉线,挺好看。我们打算做一个风铃,还去厨房找了三根木棍,用小刀把它的皮弄掉,然后把它们围成三角形,对棉线绑紧,最后将串好的珠子依次挂在木棍上,简易版的风铃就做好了,再用棉线或者钩子挂在窗户上方,挺像那么回事的简易风铃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我们做了3个,黄玲把余下的两个带回去了,他还有个弟弟,那天没带他出来,总要给他带个礼物回家的。就这样,在一件小事的衬托下,这一天就这样美好地可以不再记录也有丰厚的信息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