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门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寻找未来家园全本小说推荐

寻找未来家园全本小说推荐

亚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寻找未来家园》的小说,是作者“亚征”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其他小说,主人公余天明爱因斯坦,内容详情为:届的宝贵财产,不能因为地球环境的恶化而消失。即使找到了一个没有开垦过的家园,人类的文明了可以在这里生根必芽。超过200人的顶级专家都来到了中国,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研发任务,飞船可按时发射。发射这天,海南文昌的发射场热闹非凡,到处人头攒动,来自地球村的各国的航天爱好者,几天前就来到了海南,一边领略海南的秀美风光,一边见证人类首艘一去不复回的宇届飞船发射升空的壮举。这是......

主角:余天明爱因斯坦   更新:2023-12-14 09: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余天明爱因斯坦的现代都市小说《寻找未来家园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亚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寻找未来家园》的小说,是作者“亚征”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其他小说,主人公余天明爱因斯坦,内容详情为:届的宝贵财产,不能因为地球环境的恶化而消失。即使找到了一个没有开垦过的家园,人类的文明了可以在这里生根必芽。超过200人的顶级专家都来到了中国,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研发任务,飞船可按时发射。发射这天,海南文昌的发射场热闹非凡,到处人头攒动,来自地球村的各国的航天爱好者,几天前就来到了海南,一边领略海南的秀美风光,一边见证人类首艘一去不复回的宇届飞船发射升空的壮举。这是......

《寻找未来家园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余天明刚走出教室,手环就发出了“哔哔”的轻微响声,余天明知道这是飞行器危机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开会的信息。于是他改变回自已办公室的方向,然后向危机管理委员会的大楼走去,大楼离学校不远,在学校的左边,步行10分钟就到了。会议室在大楼的三层,上楼梯左手边第一间。当余天明到达的时候,出席会议的人已到齐了。危机管理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飞行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一名有俄罗斯血统的人担任,名字还是保留了俄罗斯的叫法,弗拉基米尔.列宁,地球年龄65岁左右。发际很高,头发微曲,灰白色。胡须刮得很干净,皮肤没有打折,但有些褐色的斑点。他同时也是一位资深化学家,对飞行体上的各种化学元素非常了解。带领一个团队研究如何合成各种物质来满足飞行体的地球人的生活需要,包括吃住行等。危机管理委员会第二名成员是一名英国血统的人,名叫戴维,留着长胡须,地球年龄看上去50左右。是负责与地球通信联络的技术主管。他在通讯领域很精通,它是五位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第三名成员名叫杰克,地球年龄看上去60岁左右,具有日耳曼人的基因。他是空间导航主管,负责对飞行体的飞行状态的监控,防止飞行体与其他宇届物碰撞。第四位成员叫托尼,基因来自印欧人种,地球年龄看起来50-60岁之间。是一名负责宇届人口控制的专家,负责基因库的管理,确保根据需要来安排计划生育。第五位成员就是余天明了,他是宇届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核物理学家,人造太阳就是在他的团队的管理之下。

今天开会的主题是如何保障飞行体的飞行安全问题。就在刚刚,飞行体的飞行姿态监控仪发出信号,数据显示,在距飞行体1800万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跟飞行体体积差多的不明物体以相对速度25公里每秒的速度正对着飞行体飞来。不知道是哪个星系派来监视从外星系飞来的物体,还是要撞毁人类飞行体。为了保障飞行体的安全,危机管理委员会需要提前准备正确的方案。列宁是委员会的主任,他首先说:

“飞行监控室需每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包括距离和方位,其次,准备防御激光炮,当相隔间距在1000公里的时候,如果不能避开,就发射激光炮摧毁。现在需要节约用电,关掉不必要的用电设备,以储备足够的电能,我来制定一个用电计划。大家有没有意见或建议?”

“天明要将情况报告给地球,让他们打开FAST观测,然后给我们建议.”主任如是说,“David通知月球上的观测站,”列宁将目光转向坐在左侧的戴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右边的杰克,“你通知泰坦上的观测站”,最后又用手指指向了中间的托尼,“我联络木二的天体观测中心”,托尼说。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每人回到自已的办会室去完成刚分配的任务。一个小时后,余天明收到了设在中国的地球宇届观测中心的回复,按照余天明提供的数据,他们观测到了这颗向飞行体靠近的天体。似乎是被吸引过来一样。地球宇届观测中心会每12小时飞行体发送一次观测数据。

列宁来到电力控制室,操作员按他的指示关掉了暂时不需要照明的地方,同时给人造太阳补充了核原料。然后又来到激光炮操控室,检查了储能设备,以确保有足够的能量能开动激光炮,打到1000公里的目标。

随后,戴维,杰克和托尼也收到了月球,泰坦和木二的回复:他们搜索到了这个飞行体。观测方向对准了它。数据会每隔12小时发送给飞行体。

一切准备就绪,休息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回到自已的房间休息。

但观测设备一刻也没有停顿。确保飞行体的安全。飞行体上只有机房的指示灯闪烁,还有轻微的电流声,以及均匀的呼吸声。所有人造太阳定时关闭。宇届中的点点星光在漆黑的背景演绎着各种美丽动人的传说。余天明很快进入的梦乡。

忽然,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从远处冉冉升起,光芒四射,大地脱去了黑色的薄纱,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打破了寂静的夜晚。有鸟儿的啁啾,叽叽喳喳在林间跳跃;有牛羊的咩咩,马路上车辆和行人多了起来;早餐店,菜市场人头涌动,人类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公园里开满了各种小花,淡黄的桂花含羞地挂在枝头,香气四溢;高大的木棉树在枝头上也含苞待放;小草刚从地里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 晨练的人们早已找到了自已位置,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高声歌唱。与林间的鸟儿共奏一曲恢弘的协奏曲。

在农村,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开得金灿灿的,小麦也长出了半截高了,农田里,农民正在翻松泥土,钯平,准备插秧。秧苗长势正盛。很快他们就要被拔起,被栽插到整平的水田里。很快,一整块水田就被绿油油的秧苗覆盖了。

转眼间,秧苗长得有五六十公分高了,田间小道冒着热气,知了的歌声使热气更加滚烫。稻禾开始包浆了,有些沉甸甸的感觉。阳光在夜色中退去,一些小虫子唱着催眠曲。天空的星星闪烁着忽隐忽现的光。鼾声从房子里飘出。那是劳动疲惫之后的享受,那是期待收获果实的踏实和安稳。

很快,大地一片金黄,树上挂满了果实,热浪已被一阵风吹走,有些树叶也掉落在地上,该是收取果实的时候了。能量转换成了实物,汗水结出了硕果,一切只等收获。稻田很快就由黄变成了褐色。树的叶子也开始排队离开了枝头,等待着下一次旅程。禅声随着落叶消散,夜虫也收取了麦克风。星星进入了深厚的云层中。夜没有了灿烂的星光,变得更黑了。

白色覆盖了大地,银装素裹,阳光照在冰面上,闪着麟麟光芒。

光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苍穹;鸟儿躲进了挂在树上的窝里;鸣虫也寂静了夜晚。雪地上留下的鞋印伸向了远方。炊烟从白色的屋顶冒出。在狗的叫声里听到了关门的动静。

余天明脑海里象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重复这些画面,他知道他一定是在梦中,而这些景象其实是地球上周而复始发生的事情,在余天明睡觉的时间里,地球上已过去了一个月了。余天明从没到过地球,他是通过学习了解到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他出生在飞行体上,是飞行体上的第二代。第一代人是从地球上发射的宇届飞船来到太空的。

余天明自出生时就没见过父母,他没有实质上的父母,从第二代起,为了控制人口,所有的新出生的太空地球人都是用基因来合成的,也就是在试管里诞生的,孩子的姓跟父亲,名字是跟父亲原来的国籍中的所有名字抽起的。在基因合成阶段,生殖基因被取出,也是说性激素没有了,也就是没有了排卵和排精子的功能,这些改变,也只是暂时的安排,直到找到了人类新的家园,一切都恢复到跟地球一模一样。余天明是吃奶粉长大的,跟他同辈的都是按计划基因合成的,吃的也一样。他们是由飞行体上的幼儿哺育成长中心负责抚养,每个成长阶段的食物都是根据成长的需求来调配的,而且根据不同的个体的吸收营养的状况来添加不同的成份,确保每个新生的后代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

余天明的学习也是统一安排的,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共22年,3岁开始入学,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4年,大学5年。毕业后就已经25岁。根据每个学生的意愿,可选择上研究生课程或去工作。工作是由飞行体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人力规划部统一安排的。当然每个人事先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人力规划部综合考虑后作出安排。男女搭配,但没有爱情。上班是没有酬劳的,所有的衣食住行全有专人负责。

“起床了,起床了”,突然,一声悦耳的说话声让余天明从潜意识中醒来,房间的灯也自动地亮了起来了。该起床了,余天明这才从梦境中回过神来,原来他梦中的一切全是地球上的情境,他是从知识库里读到的,也是之前他当学生时,老师传授的。这样的梦,余天明不止做过一次,每有飞行体遇到情况时,他就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都会进入梦里,他知道地球是人类诞生的地方,也是人类现在美好的家园,那里有太多的发明创造,太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自从宇届从混沌到清朗,从纯能量状态到以物质为主的状态以来,从无序到有序。在这个138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量子级的空间里,人类建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个有高级智慧的生物在地球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即将面临灭亡的风险。所以,人类必需要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不止一个可以居住的家园,保存并延续人类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余天明明白他们肩负的重大责任,虽然他未在在地球上生活过,享受过地球上的美好。但他骨子里流淌的血是人类的,他是人类的子孙,他得为了人类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完成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任务。

早餐准时送到了房间,补充完了能量,余天明很快就到了昨天开会的会议室,他早到了5分钟,前方的屏幕自动开启了光源,监视屏上能清楚地看到那颗正接近飞行体的不明物体,它越来越接近飞行体了,距离大约1800万公里的位置。余天明正认真地看着。不一会儿,所有的人都到了,会议按规定的议程开始,各观测站传来了监测结果:不明物在过去24小时按在正常速度向着飞行体飞来。没有减速的迹象,而且不明物体不像是从太阳系以外的星系飞来的物体,应是太阳系本身的物体。轨迹显示,不明物体应是在自己正常的轨道内飞行,不是外星系派来监视飞行体的外系物体。那么不明物体是绕着什么在飞行呢?地球控制中心传来数据,不明物体应该是柯伊柏带上的一个小物体,它是绕着太阳在飞行的。

没多久月球观测站,泰坦观测站和木卫二观测站也传来了同样的信息,大家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原来是飞行体误入了柯伊柏小天体的公转轨道,而且是逆向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飞行体和小行星正面相撞呢?

“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飞行体管理委员会主任列宁首先开口。

未几,戴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发射高能弹将小天体击碎”,戴维“诶”了一下,接着说:“但高能弹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我们的正常用电将受到影响,需要停电36小时,才能贮蓄到足够的能量。”

“那不行,导航将失控”,杰克站在他专业的角度上考虑,“如果偏航了,说不定会撞上另外一块小天体”,因为飞行体正在穿过小天体带。

托尼建议改变飞行体的航向,以避开小天体,改变飞行体的航向,虽然要启动转向发动机,但需要的能量不大。

余天明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发言,思考着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相撞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后面还会遇到,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的宇届飞船是如何穿过100万公里的小行星带的……

公元2246年五月份,宇届飞船进入了小行星带,刚离开火星的时空轨道,突然,飞船防撞感应器警声大作,一颗小行星正对着飞船飞来,飞船必须采取避让措施,否则就会船毁人亡。

这首飞船是人类探索宇届以来的最新成果,是人类向深空进军寻找第二个家园的开山之作。船上共有50名宇航员,是人类危机管理委员会在地球村管理委员会的安排下,向全村各国征寻的50名有过航天经历的人,为了人类文明不因地球的生存环境的消失而毁灭,这50名勇士将向地球告别,再也回不到亲人身边,肉体将在太空中消失,灵魂将在宇届里飘荡,但他们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牺牲自我,他们是地球的勇士,是人类的先锋,是新家园的开拓者,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将被永远铭记和颂杨。

据资料记载,公元2243年地球年平均气温20度,比公元2020年上升了4度,最高温63度。在撒哈拉沙漠,比公元2020年上升了5.1度。最低温是零下85度,位于南极高原的冰穹下,比公元2020上升了4.2度。一年的下雪量减少了20%,原来很多纬度30度的地方已经不再下雪,南北极的冰雪量减少了1%,海平面也上升了0.5米 ,陆地面积从原来的29%减少到27%,太平洋岛国马尔代夫,图瓦卢已被海水淹没,所罗门,汤加,面积减少了一半,伦敦,威尼斯,东京,纽约,洛杉矶,雅加达,新加坡,夏威夷都成了水城,厦门,上海,天津,大连为了保住城区的面积,不得不修巩2米的防波堆来阻挡海水的潮涌。

由于人类生活对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开采和燃烧,碳排放的激增,通过观测地球和太阳的黄赤交角也增加了0.5,地球的夏季变得更长,冬季变短,地球的高维度地区也接收了大量的太阳的光,加上太阳的膨胀,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也稍有减少,导致了地球室温效应明显加快。地球村管理委员会,抽调各国的科技人才去中国开展了5年多的研究,在基于往返于地月之间的飞船,火星飞船,木卫二登录器,以及太空站的基础上开发一个能容纳50人生活的太空飞船,飞出太阳系,去寻找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在此计划之前,人类已经在月球上建立了能源基地,利用月球上氘和氚的建立了聚变核发电站,产生的能量通过电磁能的形式发回地球上,电磁能到达地球上后,进入一个巨大的电磁炉中加热里面的水,水蒸汽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电磁能也能直接入设备,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由于地球化学能的减少,电能是主要的能源,煤和石油都接尽枯竭。同时月球上产生的电磁能也可发送到在星际间飞行的宇届飞船。太空站除了太阳能以外,也多用这种能源。这次供50人生活的太船飞船在飞出太阳系之前,也要用这种能源,上月球上工作的工程师们每六个月乘坐中国制造的神舟飞船飞到月球上,负责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同时,人类在木卫二上也建立了观测站,探索当太阳变成白矮星后,如何点燃木星,让木球卫星变成可供人类居住的临时家园。人类要想在木卫二立足,首先要融化一部份冰,并使木卫二的温度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范围。这样温度,植物可以生长,通过养殖的肉食动物来给人类提供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还要建立氧气工厂,保证人类在上面生活时,有足够的氧气供人类呼吸。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热量来点燃木星,使其光到达木卫二时,其温度能满足人类生活的条件,但目前如何点燃还是一个未知的课题。而且当太阳还在正常发光发热的时候点燃木星,显然会对地球的环境造成破坏,但人类的科学家要提前进行这样的研究才行。

多次的火星探测表明,火星没有满足人类生活的条件,但人类在火星安装的观测站,已经是人类观测宇届的中继站。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村管理委员会提出去太阳系外去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是个高瞻远瞩的意见,得到了地球村各国的支持。很快就组建了飞船开发小组。供50人同时生活的飞船,需要10000吨推力的火箭,由长征火箭组牵头在5年时间内研制完成,同时开展飞船的研制工作,任务交给了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之前他们牵头研制了天庭空间站,在空间站上可容纳60人的科学团队,同时开展研究工作,完成的时间也是5年。

研究工作有条不紊的地进行着,太空飞行的各种条件都必需要考虑进去。还要考虑此飞船是远离地球后不再返回的飞船,所有与人类有关的科技和信息要带上去,也就是人类的整个文明都要带上去。如果飞船找到了另一个栖息地,就要将人类在地球上的文明复制到这个栖息地上。这样,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就不会丢失,还可以减少在新的家园创造新的文明的时间。所有文明的信息都被拷贝进一个密封很好的电子存储器内,同时做了两个备份,一份以磁盘的形式存储,一份以数字的形式存储。检索系统按人类生活的优先次序分门别类。飞船上所携带的食物要保证50人能生活50年。还要带上少量的农具和工兵工具,防卫用的手枪等。每人两套宇航服。同时飞船上也要有一套生态循环系统,保证对50位宇航员的饮食起居有充分的保障,也就是说飞船上要有供氧系统,制水系统,废物废水回收利用系统,绿植生产系统,电力供应系统,能源供应系统,信号连通系统,保证飞船能接收月球上发射的能源,也能吸收太空中穿过的能源。

这是一次冒险的飞行,也可能是自杀的飞行,但这次飞行的意义重大,也很有必要,50位勇士的献身精神令人起敬,地球上少了50位精英人才,但地球人类的信息如果被另外的高级文明捕获,这个高级文明也许会来到地球救助走向灭亡的地球,也是一件可能的事。人类急需走向太空,人类的文明是宇届的宝贵财产,不能因为地球环境的恶化而消失。即使找到了一个没有开垦过的家园,人类的文明了可以在这里生根必芽。

超过200人的顶级专家都来到了中国,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研发任务,飞船可按时发射。发射这天,海南文昌的发射场热闹非凡,到处人头攒动,来自地球村的各国的航天爱好者,几天前就来到了海南,一边领略海南的秀美风光,一边见证人类首艘一去不复回的宇届飞船发射升空的壮举。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个一辈子想起来就会热泪盈眶的时刻。50名飞天人穿上整齐的航天服,一大早就进入航天阁,等待一声令下,就出发登上飞船。下午三点,问天阁里灯光明亮,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照相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如夏夜满天的星星。不久,飞船也将是满天星星中的一颗。50位人类英雄站成了两排,接受闪光灯的检阅,总队长余梦华第一个站在了话筒前,简报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此次任务的目的,表达了赴汤蹈火的雄心壮志,使人想起了公元两千多年前“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场景。接着各个分队的领队也站到了话筒前作告别发言,场外已是哭声一遍,特别是亲人们悲痛到了极点,眼看着他们马上要远离,从此再也不能见面。玻璃内的航天员虽然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但看得到他们的眼泪,都强忍泪水。随着“出发”一声令下,50位人类的英雄出发了。

“10,9,8,7,6,5,4,3,2,1,点火!”随着铿锵有力的口令声,火箭腾空而起,巨大白色的浓烟从基座四周散开。10小时后,火箭的残骸烧毁在太空中,飞船被直接送入了地球和火星之间拉格朗日轨道,在穿过地球静止轨道时和天庭站插肩而过,看得到天庭站上的宇航员举起地球村旗帜在向飞船致敬。同时还接收到了月球站的信号:“欢迎寻找家园宇届飞船来到太空”,木卫二上观测站发来的信息是“欢迎来木卫二作客”,火星观测站发出的信号很特别“火星永远是你的助推器”。宇航员们在飞船内的活动画面也清晰地出现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地球村主任爱德华宣布: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接下来,飞船在拉格朗日轨道上飞行5天后,将点火进入火星轨道,从火星轨道到木星轨道将是一个挑战,因为飞船要穿过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有大量的小行星,一共有50多万颗,厚度达1.5个天文单位,约两亿三千万公理,飞船要安全地通过小行星带,飞船的轨道要随时改变,这个操作除了飞船本身有避障功能外,还需要人工干预才行。航天员早已各就各位,进入工作状态,由于飞船的自动化程度高,他们只需盯着仪表盘上的参数就行,但需要两班制,吃饭的时间是按地球上的习惯来的,4小时一餐,睡眠8小时,伙食是吃地球上配好的餐包,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就吃,当地球的包餐用完后,飞船就吃自己种植出来的粮食。当然,从地球上带来的餐包可以供50人吃50年。垃圾放入特制的垃圾桶里,睡眠是一人一床,拉上隔帘睡觉。从窗口望外,地球看起来只篮球般大,湛蓝湛蓝的,火星大小跟地球差不多大,但是黄色的,没有一点生机。远处,繁星点点,有大有小。都在眨着眼睛看着飞船,没有一点睡意,似乎在对飞船说,欢迎加入星星的队伍。 宇航员只能根据规定的作息时间,拉上窗帘,强迫入睡。

五天后,飞船发动机点火,飞船的恣态是背向火星,二十分钟后,进入了火星最远轨道。地球离飞船越来越远了,从窗口看去,地球只有足球那么大。火星变得越来越小了。当飞船飞到火木的拉格朗日点时,就要点燃发动机,使飞船脱离火星的轨道,向木星轨道飞去,两天过后,飞船飞到了合适的位置,飞船总指挥余梦华通过语音系统下达了指令,10分钟后,飞船进入了小行星带,就象一只孤鸟飞进了一片原始森林,感应器不停地响起,虽然有防撞感应器,但还是不断地有小颗粒擦到了飞船,一声尖锐异响,小星粒反弹了出去,异响不停地发出,同时还伴有火花。飞船的外壳是用耐高温的化学合成材料做成,主要成分是铷合金,确保外壳不被擦出划痕。“砰,砰,砰,…”的响声此起彼伏。船内的航天员心惊胆颤。为了安抚航天员,余梦华走到了前头,观察眼前迎面而来的巨石,余梦华发现,如果飞船倾角过大,与巨石碰撞的过能性就大,所以只能以较小的倾角绕着火星飞行,一圈圈地向火木的拉格朗日轨道靠近,虽然飞行的时间会慢几倍,但安全系数增加。话音则落,前进方向的观测镜看到飞船不是在前进,而是向侧边飘移,原来是观测镜被一小块石头碰歪了,为了使飞船处于正确飞行方向上,必需要人出仓修正才行。大家知道,此时出仓意着什么。但如果不出船去较正前方观测镜,有可能整个飞船都得报废。余梦华扫了一眼全船,飞船应急救援队队长伊凡诺夫已经穿上了出仓服,关上了节点仓的入仓门,然后打开了节点仓的外侧门,压着扶手,身体向上顶出,半截身体便伸到了太空里,只见大小不一巨石飘过,却听不到丁点声响,浑身不禁哆嗦起来,由于出仓口在中部,他向着飞船的前部移动,由于身体颤抖,突然脚下踩空,整个身子飘了起来,一根绳子连着船体,身体离开船体有10米远,伊凡诺夫转头双手拉绳子,试着向船体靠近,突然一块小石横着飞过,绳子被切断,伊凡诺夫失去了连接支撑,身体不受控地飘起,离船体越来越远,很快就淹没在石雨中。全船上的人都看呆了,寂静无声,稍后是抽泣声。此时对余梦华来讲,来不得半点犹豫,他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立即穿上仓外服,他知道伊凡诺夫算是个有经验的航天员了,在他55岁的生命里,有15年时间是在空间站上度过的,有丰富的航天经验,但是遇到小行星这种飞行条件,全船的人没有一个人经历过,虽然余梦华有10年的天庭空间站的工作经验,也曾经参与过月球核能发电厂的建设工作,但是也没有超过火木的拉格朗日点。全船上他年纪最长,经验最丰富,他不想再牺牲其他的航天员,这样的任务只有他能去完成。

很快,他就出了仓,小心翼翼地爬到了观测镜的位置,将观测镜扶正,并加装一个固定螺丝。余梦华转身向入仓口爬去,此时仓里掌声响起,虽然救援队长牺牲了,但还是为余梦华的成功表达了肯定。余梦华一步一步地接近入仓口,眼看就要入仓了,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小块石子砸在了面罩上,面罩破了一个大窟窿,余梦华瞬时失去了知觉,再也不能爬行,离入仓口还有5米的距离,整个身子吸附在飞船的外壁上,正在大家惊吓恐惧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救援队副队长丹尼斯已穿了航天服,打开节点仓入仓门,进入到节点仓,探出半个身子,拉起栓在余梦华身上的绳子,将余梦华拉回了节点仓内,然后关闭了入仓口,再打开另一扇门,在仓内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将余梦华抬进了工作间,脱去了余梦华的仓外服,经过人工呼吸和电击抢救,余梦华还是没醒过来,当人在真空中超过5分钟时就会窒息而亡。最终余梦华被放入冷藏柜。飞船上处理死去的人有两种方式,一是量子化,将尸体放入量子化仓里,将尸体物质进行量子化分解,分解后的物质变成了量子态,然入进入太空中。另一种方式是放入冷藏柜中,长期保存,当找到另一个家园时,再埋入地下。余梦华是第一个放入冷藏柜的人。因余梦华的去世,副总指挥戴维森接替了他的职位,慢慢地飞船飞出了小行星带,飞行在木星的轨道上。

余天明曾无数次在头脑中氤氲这件事情,也曾无数次去冷藏柜中瞻仰过父亲的遗容,但一想起这个情节,心中还是会激动不已,是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在关键时刻敢于献身,保护了飞船,保护了其他的飞行员,避免了更多的牺牲。飞行体上所有新生的人都是试管和育婴箱里培育出来的,是补充飞行体正常的工作需要,所有新生的人都要用父辈的姓氏来起名,余天明的DNA就来自于余梦华,飞行体的新人全都没有双亲,都是单性繁殖的方式来的,如果某项工作需要女性,那么就从女性基因库里提起。这是飞船在找到新家园之前的所能够采取的办法。因为飞行体上的资源有限,只能保证飞行体能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而添加人口,如果在后续的行程中,能登上一个比现在的飞行体更大的地方,那么人手将会增加。所有在飞行体上新出生的人,都必须接受12年的正规教育,保证让他掌握到因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余天明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其他几位还在等余天明提出更好的方案,此次飞行体穿越柯伊伯带,风险不亚于上次飞船穿越小行星带,虽然柯伊伯带上没有那么多小星体,但有更大的星体且速度更快。余天明不赞成用激光或电磁炮来轰小星体,并使其改变轨道,因为这样的操作会对其他诸多小星体产生影响,从而对天王星的轨道产生扰动,说不定会影响到整个太阳系的平衡,所以余天明建议跟上次一样,改变飞行体的倾角,以避开与小星体的正面相撞。大家都同意了余天明的方案。接下来要做的是安装飞行体的倾角改变发动机,因为飞行体是飞船在途中劫持在海王星轨道的小彗星,小慧星比飞船大得多,也没有预装任何发动机,列宁接着布置如下任务:

杰克组织和安排人员去拆下飞船上的方向发动机,至少要拆下10台才能改变飞行体的飞行方向。戴维负责组织和安排人手去安排支架,在发动机运到之前要完成支架的安装。余天明协助找到支架安装点。时间不多,大家分头行动。列宁负责将发动机的原料运送到安装支架的地点。

五十小时之后,发动机安装到位,燃料也注入完成,等待一声令下,发动机点火,列宁要求测试组重测一次发动机的状态,一切就绪,列宁一声令下:“点火”,浓烟四起,半径达2公里以上,10台发动机的推力等于发射一枚50吨的固体原料火箭。飞行体的飞行角度在发行改变。报警器的响声由于尖锐变得柔和。最后报警器声消失,危险解除了,监控室内,掌声经久不息,一遍欢呼。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余天明回到卧室,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