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门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

精品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

岁月神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现已上架,主角是朱元璋朱允,作者“岁月神偷”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无声叹息,朱元璋却没发作。对黄狗儿说道,“去,传吴王来!”吴王?下面几个臣子对视一眼,这事和吴王有什么关系?“折子是我家老三写的!”朱元璋的话音响起,似乎带着些骄傲地意味,“既然是他写的,咱也让他来说道说道!”吴王写的?臣子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尽管这折子中许多不切实际之处,但......

主角:朱元璋朱允   更新:2024-06-04 13: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现已上架,主角是朱元璋朱允,作者“岁月神偷”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无声叹息,朱元璋却没发作。对黄狗儿说道,“去,传吴王来!”吴王?下面几个臣子对视一眼,这事和吴王有什么关系?“折子是我家老三写的!”朱元璋的话音响起,似乎带着些骄傲地意味,“既然是他写的,咱也让他来说道说道!”吴王写的?臣子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尽管这折子中许多不切实际之处,但......

《精品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精彩片段


“恩!”看到这里,朱元璋凝重起来。

他不是在老夫子教育下长大的皇帝,心中对于士农工商的等级并不十分认同,也没有看轻商人。他知道一个国家光靠百姓种地,是创造不出辉煌的盛世的。

只有世间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盛世,百姓乐业,可以务农,可以务工,当然也可以经商。

可同时,他对商人也有些偏见。

大明的京城在帝国的南方,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商业都被世代经商的富人和达官显贵所控制,百姓最多是走街串巷的货郎。

那些达官显贵家的买卖,世代经商的豪富之家,有的是办法偷税漏税,让朝廷吃亏。

一直以来,朝廷收取商税,很是头疼。

想到此处,朱元璋放下奏折,对门外喊道。

“来人!”

“奴婢在!”黄狗儿出现。

“传中书舍人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吏部尚书詹徽。”

“遵旨!“

赶上一个勤奋勤政的皇帝,大臣的日子不好过。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阅读奏折,这就意味着大臣要起得更早。

太监去传旨,原内阁首辅的办公房中,几位臣子领命,整理衣冠仪表之后,快步而来。

奉天殿里,皇帝的脸藏在高高的奏折后。

众人不知道皇帝叫他们何事,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

”行了,天天万岁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奏折后的朱元璋笑了笑,意味着心情很好,“都是人,谁能活到万岁?扯淡!”

说着,朱元璋把奏折给了太监,示意给大臣们看,“这有个奏折,你们看看,说说!”

臣子们对视一眼,先是刘三吾,随后传阅傅友文,詹徽。三人看后,脸色有些怪异。

他们都是大明中流砥柱,自然能看出奏折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其中有利也有弊,甚至还有许多天真妄想之处。

“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是何人的奏折?”刘三吾先开口道。

给他们折子的时候,朱元璋刻意撕去了有朱允熥名字那一页,此时笑道,“你们别管谁的,说说!”

刘三吾略微沉吟一下,“臣以为 ,此折所说实为大谬,驿站乃朝廷所立,用于传递军国大事,怎能对百姓开放!一旦开放,官民不分,容易酿出事端!”

这倒不是无的放矢,驿站用于传递公文,接待官员。要是开放给百姓用来传递信件物品等,万一弄错了公文,耽误国家大事,得不偿失。

“户部,你说说!”朱元璋在奏折后继续开口。

“臣倒是以为,这奏折有几处可取之处!”户部尚书傅友文笑道。

“哦?说说,哪里可取?”朱元璋又笑道。

傅友文再次看看奏折,开口道,”其中有一段白话文,臣以为可取。”说着,念了起来,“国家供养驿站车马人员,还要负责房屋修缮,给过往官员提供伙食,若是有人用还好。可很多驿站空在那里,白白耗费国家钱粮!”

“如果开放给民间百姓,可收取一定费用,如此一来驿站不但不用国家花钱贴补,反而会有结余!”

“你是说,开放给民间用,能给朝廷带来收入?”朱元璋又问道。

“开放的话,一定是的!”傅友文说道,“户部每年都要拿出大笔钱财供给各地驿站,如果驿站能自给自足,朝廷就省了一大笔钱。以去年为例,洪武二十四年,光是给长江以南的驿站,就高达纹银一百六十八万两,盐茶等物不算……”

“而且地方官吏层层克扣,真正到驿站手里的反而没多少是不是?”

朱元璋轻飘飘一句话,众人冷汗顿时下来了。

有官的地方就有贪,偏偏这位皇爷最恨的就是贪。即位以来,多少官因为银子两字,抄家灭族,掉了脑袋。

甚至有的官员因为贪污赈灾银子,直接被皇帝点了天灯,扒皮给百姓做了鸣冤鼓。

可就算是这么杀,地方上还是不长眼的继续贪。

今日皇爷忽然说道克扣二字,可是又哪里冒出了贪墨案,皇爷又要杀人?

想到此处,几位大明的大臣冷汗连连。

实在是被这位皇爷杀怕了,他老人家动起刀子来,那可真是人头滚滚。

谁知,朱元璋却没了下文,反而继续问道。

“吏部,你怎么看?”

吏部尚书詹徽赶紧道,“臣以为有利也有弊,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妄言!”

这老油条一样的话,顿时让朱元璋大感心累。

他这皇帝是真累,臣子们都不明白他的心,事事都怕担责任,事事都要他做主。

无声叹息,朱元璋却没发作。

对黄狗儿说道,“去,传吴王来!”

吴王?

下面几个臣子对视一眼,这事和吴王有什么关系?

“折子是我家老三写的!”朱元璋的话音响起,似乎带着些骄傲地意味,“既然是他写的,咱也让他来说道说道!”

吴王写的?

臣子们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尽管这折子中许多不切实际之处,但能写出这样条陈的人,一定是积年的官吏,认清官场民生之人。

可是没想到,居然是吴王。

吴王?

吏部尚书詹徽脑子转转,他原来就是太子在世的时候提拔起来的,一向和太子的姻亲们走得很近。

抬头偷偷看看御案,心中一横。

“启禀陛下,臣以为奏折很多可行之处!”

”蕃人,不只是高丽,琉球那些人!”

大学堂里翰林学士们还没开始讲课,几个小屁孩王爷围着朱允熥,崇拜的看着他口若悬河。

前一世的朱允熥本也是个爱说爱玩的性子,对小孩格外有耐心。这一世这深宫之中本就步步惊心,又要心思缜密,虽然锦衣玉食可日子实在太揪心。

和这些小孩说说话,也算是解闷。

“知道泉州港吗?”小王爷们眼睛瞪得大大的,亮亮的,朱允熥滔滔不绝,“泉州港在闽地,原来是天下第一大港口,什么样的蕃人都有,红毛绿眼,棕发高鼻。”

说着,朱允熥在自己手臂上比量一下,“那些人的汗毛,都这么长!”

“阿!”众小王爷发出一阵惊呼。

朱允熥又道,“除了皮肤白色的蕃人,还有纯黑的,浑身上下都是黑的!”

“有多黑?”唐王朱桱惊问。

“恩,这么说吧,关上灯,只能看到牙!”朱允熥生动的比喻一下。

“阿?”众王爷又是一阵惊呼。

“咳!咳!”前边传来故意的咳嗽声,朱允炆捧着书本皱眉望着这边,一脸不高兴。

大学堂是读书的地方,虽说翰林学士们还没到,没开始讲课,但是身为皇子皇孙,如此喧哗说笑,成何体统。

谁知,众位小王爷正听得入迷,谁也没搭理他。

几个小王爷本就是朱元璋幼子,生下来就注定了富贵闲人,又年纪小没有说什么深刻的心机,朱允炆这矮了他们一辈分,平常又比较生疏的皇孙,他们还不在乎。

事实上,这几位王爷在原本时空,因为少年时和朱允炆关系不好,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都不允许他们就藩。

反而是永乐上位之后,把这些小弟弟们送到了藩国去,并且赏赐不断,恩宠有加。

见几个王爷不当回事,朱允熥也不当回事。

朱允炆又故意咳嗽两声,“咳,咳!”

“你有病!”沈王朱模不耐烦道,“你要是病了,找太医!”

说着,冲门外喊,“来人,死哪儿去了,没听见淮王咳嗽吗?”

嗖嗖,几个太监跟电视剧中挎着盒子炮的翻译官似的,点头哈腰地围在朱允炆身边,嘘寒问暖。

“熥哥儿,你接着说!”朱模回头笑道,“那些红毛绿眼的蕃人,都是哪来的呀?”

“万里之外,坐船而来!”朱允熥笑道,“天下不止咱们一个大明,极西之地,还有很多国家。都是红毛绿眼的人,还有棕色的人!”

“到咱们这得多久?”唐王朱桱也问道。

“坐船也得一两年!”朱允熥说道。

众小王爷又是连连惊呼,最小的郢王嗓子稚嫩,嚷嚷道,“那么远,那以后抢他们可不好抢!”


众臣看着这祖孙二人,心中再次惊涛骇浪。

皇帝这是拿皇孙当成继承人一般在培养,眼神的宠爱,言语中关切,只要不瞎不聋都能看到。

别人还好,那些东宫的旧臣,差点当场落泪。

”孙儿正有一事,请皇爷爷允许!“朱允熥笑道。

”你说!“朱元璋大手一挥。

朱允熥看看群臣,再次跪下,”孙儿请皇爷爷于十月万寿之日,允许藩王进京贺寿!“

朱元璋和众臣都是一愣。

”骨肉团圆乃是天伦之乐,皇爷爷身为九五至尊,子嗣众多却无一人能侍奉于膝前!“朱允熥朗声道,”孙儿见皇爷爷每日为政事忙碌,从早到晚都是孤身一人,心中难受!“

说着,抹抹眼睛,”皇爷爷不是不想一家团圆,是害怕藩王给地方财政带来困难!今日孙儿立下一功,为朝廷开辟一条财源。斗胆请皇爷爷允许,叔父们进京城,给老爷子您贺寿!“

朱元璋动容了,他许诺给朱允熥随便开口,却没想到这个孩子什么都不要,只要自己这个老头子能在过生日的时候,见见自己的儿孙。

多孝顺的孩子!多懂事的孩子!这紫禁城冷冷清清,自己何尝不想骨肉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孙儿已经算过了,叔父们如果不大张旗鼓,只带少数人进京,所用的费用少之又少。“朱允熥抬头到,”户部可以先给地方垫付,藩王只能花指定的额度,用不了多少钱!“

说着,朱允熥看看殿中户部尚书笑道,”如果傅尚书觉得为难,我可以自己掏钱!“

”你哪来的钱?“朱元璋奇道。

”孙儿是吴王了,虽然还没去封地,但是按照大明律,没就藩的王爷每年有一万两银子的俸禄,孙儿可以提前预支十年俸禄,给叔父们作为过路的耗费银子。“

说完,朱允熥调皮一笑,”反正孙儿守着爷爷,这钱没地方花,不如用在自己家人身上!“

”诸臣工,古往今来哪位帝王,有如此贤孝仁德之孙?“朱元璋老怀大慰的同时,升起浓浓的自豪。

他自问文治武功,比秦皇汉武略逊。但是治家,那二位大帝却远不及他。而且那二位,绝对没有这么好的孙子。

不止那二人,就算是历朝历代所有皇帝,谁有如此乖巧懂事,心怀诚孝,又有治国才华和能力的孙子!

”吴王纯孝,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臣子们再次拜倒。

吏部尚书詹徽又先开口,”陛下,皇孙吴王殿下一片诚孝,骨肉团聚乃是人伦大礼。臣以为,吴王殿下所说可行,臣亦请殿下恩准,藩王进京!“

”臣等附议!“

朱元璋心中是骄傲和喜悦,而臣子们心中又是另一种心思。

就拿詹徽来说,他从朱允熥的提议中,看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德!

一旦朱允熥成为皇太孙,那他今天所说的 ,所做的,关于藩王进京一事,就会成为千古传唱的仁德,会成为千古传唱的 孝意。会让那些藩王,在暗中感激。

同时,也在那些藩王头上有了一个孝的大义,还有名分的大义。

说通俗些,就是老人家的嫡亲孙子,给老爷子做寿,把那些分家打发出去的庶子叔叔们都叫回来一起乐呵。

在民间都是美名,何况是朱家皇明?

”准奏!“朱元璋拉着朱允熥的手,越看越满意,心中却忽然生出几分酸楚,一时有些失态,”上天让咱没了儿,可还是怜惜咱这个老头子,给咱一个好孙子!“

正在祖孙深情之时,殿外忽然传来迅速的脚步声。

一个侍卫拿着盖有加急印章的文书进来,跪下大声说道,”启禀陛下,边关告急!“

霎那间,朱元璋身上那股慈祥老人一般的平凡褪去,迅速转变成久经沙场的将军,眼神如刀。

”呈上来!“

朱允熥走下台阶,为祖父接过加急奏折,呈上。

”哼!“只听冷哼一声,朱元璋满脸冷笑。

”皇爷爷,怎么了?“朱允熥问道。

”伪元太尉也先帖木儿,率军犯边!“说着,朱元璋仰头大笑,”咱这头老虎刚打个盹儿,耗子就开始蹬鼻子上来,来人!召集诸将上殿。”说着,对身边的太监继续说道,“给吴王搬个凳子来,坐在咱边上!”

目前阶段,大元只是被赶走,并未被消灭。

从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明功臣,攻破元大都之后,大元丧失了在中原地区的合法统治,成为了丧家之犬。

但是逃到了塞外,并且依然拥有众多兵马的北元,在辽东和草原上仿佛找到了当初祖先那种征战天下的感觉,对新生的大明虎视眈眈。

朱元璋或许在后世被许多文人诟病,但是在军事上,没人能质疑他出色的军事天赋。

从建国开始,朱元璋就把北元当作大明唯一的,也是最难对付的敌人。大明从徐达开始,无数能征善战之将军,率领大明开国的虎狼之师连年北伐。

其中固然有不亚于霍卫之功的捕鱼儿海大捷,蓝玉打得北元皇帝和太子单骑逃走。还有傅友得,宋晟,冯胜等人先后大破北元军队,踏平多个辽东部族。

使得野心勃勃的北元,不敢正面应对大明的锋芒。

咚咚咚!皇城之中,天子召集诸将的鼓声在天地间回荡。

那面鼓,就是朱元璋当年征战时惯用的军鼓,一共有两面,一面竖立在皇城之前,称之为阙。用于天下遭受不平的百姓,鸣冤告状。

另一面竖立在紫禁城的宫墙上,用来召集京城中能征善战的将领。

咚咚咚!鼓声还在回荡,天地之间满是肃杀之气。

这鼓声是如此的令人心潮澎湃,以至于坐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允熥竟然有些热血沸腾,再也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咚咚咚!鼓声还在天地间回响,像是龙吟不肯散去。

朱元璋御案旁,那落在架上,陪着他征战数十年的宝刀,在鼓声中微微摇晃,似乎要挣脱刀鞘的束缚,亮出不可一世的锋芒。

数不清的锦衣卫士,还是铁甲重卒,于奉天殿外肃穆而立,他们的目光锐利,身材挺拔,仿佛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会翻身上马,奔向四方。

“这才是堂堂的开国气象!”朱允熥心中暗道。

看看身边轻抚宝刀面带笑容的朱元璋,发现后者也在看着他。

“小子!”朱元璋沉声道,“爷爷教你怎么打仗!”

~~~~~

鼓声落下,殿中群臣站成一列。

殿外,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头发花白的将军,手持宝剑身着铁甲昂然上殿。

“臣,傅友德参见陛下!”

“臣,冯胜参见陛下!”

“臣,虎威军指挥使!”

“臣,龙威军指挥使!”

“景川侯曹震!”

“定远侯王弼!”

“鹤寿侯张翼!”

“和州伯王虎!”

一声声慷慨的吼声在奉天殿中响起,百战的将们对龙椅上的老人下跪行礼。

“臣,同知都督耿炳文!”

“臣,殿前军指挥使李景隆!”

“臣,武定侯郭英!”

“臣,安陆侯陈百胜!”

“臣,龙骧军指挥使平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吼一般的声音响起,殿下的人都是大明开国的名将。

许多人已是白发苍苍,但站在那里,却依然有着蔑视天下群雄的气势。

朱允熥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郭英小名郭小四,是朱元璋的卫士出身,耿炳文是耿君用之子,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

还有那些壮年的,从小就跟随父辈在军中效力,见证大明崛起并且百战百胜的将军们。

这些人,只是大明开国将领的一部分,在边关在边地,还有着大量大明的优秀将领。

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正是朱元璋,也正是大明,敢于出兵塞外,马踏胡地的底气,也是守卫大明疆域,最牢固的根基。

朱允熥在看着他们,他们也在看着朱允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